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拈掇  拼音:diān duó
用手估量东西的轻重。《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黄檗将钁钁地云:『我这个,天下人拈掇不起。』」
《漢語大詞典》:提念
(1).提及;说起。 谷峪 《新事新办》:“这两个人结亲,乡亲们没有不夸他们。人们在言谈话语之间,断不了提念他们。”
(2).纪念。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她对这两件果实,非常满意。她说:‘东西不多,是个提念。’”
《國語辭典》:挂口  拼音:guà kǒu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宋。苏轼送刘攽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也作「挂齿」、「挂齿」。
分類:提及
《國語辭典》:挂齿(挂齒)  拼音:guà chǐ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汝但问起居,馀事勿挂齿。」《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区区微劳,何足挂齿。」也作「挂口」、「挂齿」。
《國語辭典》:挂齿(掛齒)  拼音:guà chǐ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财之义,何足挂齿?」也作「挂口」、「挂齿」。
分類:提及
《漢語大詞典》:遗亲(遺親)
(1).谓疏远或遗弃双亲。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国子监诸馆生,洿杂无良, 阳城 为司业,以道德训喻,有遗亲三年者勉之归覲,由是生徒稍变。”
(2).指遗忘父亲名字而不提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至於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衍, 公理 辨之究矣。”
(3).指死去的双亲或亲族。宋书·萧惠开殷琰传论:“昔 启方 説主,迹表遗亲, 邓攸 淳行,爱兼犹子。”
《漢語大詞典》:略及
稍微提及。 清 陈廷敬 《与汪钝翁书》:“久不通书问,因风略及,惟裁择而教之,幸甚!”
分類:稍微提及
《漢語大詞典》:齿记(齒記)
提及,记挂。 宋 司马光 《与吴丞相书》:“今日特蒙齿记,感荷知己之恩,终身岂敢忘哉。”
分類:提及记挂
《國語辭典》:念诵(念誦)  拼音:niàn song
1.佛教用语,指心念口诵佛名及经咒。《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城里城外,但是印施的,念诵的,无不生子,真是千唤千应。」
2.因惦记而常在话中提及。《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你就有这们些瓜儿多子儿少的念诵我!」《程乙本红楼梦》第三回:「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
《国语辞典》:那天  拼音:nà tiān
指所提及的某日。如:「注册那天,又跟同学们见面了!」
《國語辭典》:挂漏(掛漏)  拼音:guà lòu
遗漏。如:「这么复杂的事最好记下来,万一挂漏了总不好。」
《漢語大詞典》:勿齿(勿齒)
(1).不愿意提及。表示鄙视。庄子·列御寇:“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勿齿。”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一二鉅子,尚倡为 苏 黄 之派;又降则力摹 临川 ;又降则非 后山 、 简斋 ,众咸勿齿。”
(2).不录用。旧唐书·玄宗纪上:“三月戊申,詔自今内外官有犯赃至解免以上,纵逢赦免,并终身勿齿。”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涪州 刺史 周利贞 等十三人,皆 天后 时酷吏,比 周兴 等情状差轻,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
《漢語大詞典》:齿数(齒數)
计算在内,提及。常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轻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女愴然曰:‘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年二十,煢煢落魄,亲戚多不齿数。”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提到
提及;说及,说到,尤指简短地。例如:他曾向她提到我;他在谈话中常提到我。
提升到。例如:材料被提到屋顶。
《国语辞典》:提过(提过)  拼音:tí guò
曾经说起、提及。如:「他曾跟我提过此事,只是我当时事忙,没有加以留意。」
《漢語大詞典》:絓言
犹挂齿。谈到;提及。《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自青德启运,款关受职,置之度外,不足絓言。”
分類: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