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贾岛


《鉴戒录》卷八〈贾忤旨〉
贾岛忤旨,授长江主簿,卑则至卑,名流海内矣。岛初赴名场日,常轻于先辈,以八百举子所业,悉不如己。自是往往独语,傍若无人,或闹市高吟,或长衢啸傲。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作「推」字,或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岛并辔语笑,同入府署,共论诗道。
《唐诗纪事》卷四十
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为敲,引手乍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久之。

简释

推敲:指作诗文时反复斟酌字句,或指对事情反复考虑。宋楼钥《蒋慈溪鹗挽词》:“推敲诗益炼,骈俪语尤工。”

《國語辭典》:推敲  拼音:tuī qiāo
唐贾岛的诗句「僧敲月下门」,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虑良久,引手做推敲状。韩愈告诉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卷一九。引刘公嘉话录》。后引喻为思虑斟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言语多虚冒。」《红楼梦》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著推敲,也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敲推
犹推敲。谓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 张伯鹏 ﹞尝与余分韵赋诗,继有一诗,督余所作,云‘坐中病竞分明久,驴上敲推兀未裁。’用事精稳,如老作者。” 清 赵翼 《有以明人诗文集来售》诗:“不知曾费几敲推,无限精灵付劫灰。”参见“ 推敲 ”。
《國語辭典》:推敲  拼音:tuī qiāo
唐贾岛的诗句「僧敲月下门」,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虑良久,引手做推敲状。韩愈告诉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卷一九。引刘公嘉话录》。后引喻为思虑斟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言语多虚冒。」《红楼梦》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著推敲,也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苦吟
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苦吟:“ 孟浩然 眉毫尽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维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王朝闻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二:“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从根本上说,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
《國語辭典》:吟哦  拼音:yín é
吟咏。《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见公孙赴宴回房,袖里笼了一本诗来灯下吟哦。」
《漢語大詞典》:七襄
(1).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郑玄 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见 明 周祈 《名义考·七襄》。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 唐 康翊仁 《鲛人潜织》诗:“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颜,天孙七襄而锦文。”
(2).指织女星。 唐 杜审言 《七夕》诗:“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灯辉月朗,鹊度星桥会七襄,鸞笙凤管吹悠扬。”
(3).指精美的织锦。 明 汪延讷 《广陵月》第二出:“相公,这 李大人 所言非并非虚谬,真当行,怪不得製作精工绚七襄。”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 番禺 何梦瑶 工詼谐,为催租吏所窘,戏为〈牛郎赠织女〉云:‘巧妻常为拙夫忙,多谢天孙製七襄。旧借聘钱过百万,织来云锦可能偿?’” 吴有章 《清宫词》:“花开 长乐 春光腻,早期寒恋七襄被。”
(4).谓反复推敲。 宋 范成大 《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之二:“报章迟钝吾衰矣,终日冥搜谩七襄。”
(5).指反复推敲写成的诗文。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
《國語辭典》:琢句  拼音:zhuó jù
推敲诗文斟酌字句。宋。苏轼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诗:「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漢語大詞典》:敲诗(敲詩)
(1).推敲诗句。 元 张可久 《小桃红·忆疏斋学士郊行》曲:“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驴背敲诗暮寒峭。” 清 任曾贻 《百字令》词:“貰酒当罏,敲诗午夜,弹指成今昔。”
(2).诗谜的一种。又称打诗宝。 清 张焘 《津门杂记·敲诗》:“以纸条约四五寸长者,摘録时下新刻诗句,於句中隐去一字,注於纸尾,用信套笼插。即在诗句之旁,添拟大意相通者四字,并纸尾原字则为五。另摊方纸於桌,划为五度,以便押钱。射中者每一文赔三文。其五字中,大抵极不通者即其所隐之字也。向惟考试时为多,输赢亦甚微细。今则到处皆是,围绕争射者颇不乏人,託名风雅,实则赌博也。”
《國語辭典》:敲棋  拼音:qiāo qí
下棋。《聊斋志异。卷一○。葛巾》:「室中闻敲棋声,伫立不敢复前,姑踰垣归。」也作「敲枰」。
《漢語大詞典》:吟呻
(1).呻吟。因苦痛而发出哼声。 宋 陆游 《神君歌》:“考録魑魅,号呼吟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忽见朱樱乍启,坠痰块如冰,扶移榻上,渐復吟呻。”
(2).吟咏;推敲诗句。 金 元好问 《赠杨君美之子新甫》诗:“书林头白坐吟呻,青佩横经更几人。” 清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诗:“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漢語大詞典》:刻励(刻勵)
(1).刻苦勤勉。新唐书·陆贽传:“今生乱失序之事不可追矣,其资治兴邦之业,在刻励而勤脩之。”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刻励就学,并日夜,忘寝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天下后进读公之集,始知刻励为文。”
(2).琢磨推敲。励,同“ 厉 ”、“ 礪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郭功甫》:“ 潘子真 《诗话》云:‘…… 功甫 既壮,颇恃其才力,下笔曾不经意。论者或惜其造语无刻励之功。’”
《漢語大詞典》:敲句
推敲诗句。 清 王策 《玉烛新》词:“两三骚客狂吟处,写遍釵形屋漏。嗅香敲句,常悮了月痕鐘候。” 清 魏之琇 《台城路》词:“睥睨迎秋,轆轤破晓,人在小窗敲句。”
《漢語大詞典》:鍊句
推敲词句,使之精炼。 唐 杜荀鹤 《闲居书事》诗:“鬢白祇应秋练句,眼昏多为夜抄书。”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穀人 辈工於鍊字耳, 迦陵 则精於鍊句。”
《漢語大詞典》:敲吟
谓推敲吟咏诗句。 唐 李洞 《毙驴》诗:“蹇驴秋毙瘞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 元 张可久 《天净沙·松阳道中》曲:“ 松阳 道上敲吟,柳阴树下披襟。”
《國語辭典》:课文(課文)  拼音:kè wén
教科书的正文。如:「老师要我们背诵国文课本第六课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