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捉奸捉双(捉奸捉双)  拼音: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捉奸必须当场捉到通奸的男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况且捉奸捉双,我和你又无实迹凭据,随他说长说短。」也作「捉奸见双」。
《国语辞典》:捉将挟人(捉将挟人)  拼音:zhuō jiàng xié rén
在战斗中制服、活捉敌将。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子父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也作「挟人捉将」。
《国语辞典》:捉脚不住(捉脚不住)  拼音:zhuō jiǎo bù zhù
站不稳。《水浒传》第一六回:「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扒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
分类:不稳
《国语辞典》:捉摸不定  拼音:zhuō mō bù dìng
无法揣度,把握不住。《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文明小史》第四○回:「见他把书在桌子上一捺,站起身来,走几步路,像是风摆荷叶一般,叫人捉摸不定。」
《国语辞典》:官兵捉强盗(官兵捉强盗)  拼音:guān bīng zhuō qiáng dào
1.一种纸牌游戏。共十六张,为一种有趣的角色扮演。当有人拿到纸牌中的强盗、采花贼、江洋大盗时,即要受官差的惩处。
2.警察捉小偷。多用来形容不断追逐、躲藏。如:「别再和我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了,事情总要解决。」
《国语辞典》:会捉老鼠的猫不叫(会捉老鼠的猫不叫)  拼音:huì zhuō lǎo shǔ de māo bù jiào
(谚语)比喻有真材实学的人,不会卖弄自己。如:「看他平日做事温吞吞的,却在这次缉毒行动中立了大功,真是会捉老鼠的猫不叫。」
《国语辞典》:捉虎容易放虎难(捉虎容易放虎难)  拼音:zhuō hǔ róng yì fàng hǔ nán
(谚语)比喻不能随便放过对手,以免遭到反击。如:「所谓:『捉虎容易放虎难。』既然他当初是被指名捉拿的对象,如今是不可能放回的!」
《国语辞典》: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  拼音:sān shí liù ge yá chǐ,zhuō duì ér sī dǎ
形容极度惊吓、颤抖不已的样子。《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諕得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
《国语辞典》:捉贼见赃,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拼音:zhuō zéi jiàn zāng,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捉贼要有赃物为證,捉奸要当场查获通奸的男女。比喻必须掌握确实的證据,才能定罪。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怎把这样好小事儿赃诬著我?」
《国语辞典》:虎头上捉虱子(虎头上捉虱子)  拼音: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i
招惹、冒犯有权有势的人。《红楼梦》第四六回:「我原叫你去问一声,不用进去。你偏进去,又不就起,还要虎头上捉虱子。」
分类:招惹冒犯
《国语辞典》:慢橹摇船捉醉鱼(慢橹摇船捉醉鱼)  拼音:màn lǔ yáo chuán zhuō zuì yú
企图不良者非常有耐心,等人喝醉了再下手,称为「慢橹摇船捉醉鱼」。《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莫大姊本是已有酒的,更加郁盛慢橹摇船捉醉鱼,腼腼著面庞央求不过,又吃了许多。」
《国语辞典》:闭著眼睛捉麻雀(闭著眼睛捉麻雀)  拼音:bì zhe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谚语)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或不了解事情的状况而盲目行动。如:「凡事要勇于承担,一味闭著眼睛捉麻雀,将使状况越变越糟。」
《国语辞典》:挟人捉将(挟人捉将)  拼音:xié rén zhuō jiàng
在战斗中制服、活捉敌将。元。李文蔚《蒋神灵应。楔子》:「挟人捉将千般勇,武艺精熟敢战争。」也作「捉将挟人」。
《国语辞典》:密捉  拼音:mì zhuō
秘密捉拿盗贼、犯人。如:「刑警接获情报,正准备动身去密捉枪击要犯。」
《国语辞典》:捕捉畋猎(捕捉畋猎)  拼音:bǔ zhuō tián liè
农民历中,用作挑选吉日从事工作的术语。即指扑灭农作物的害虫和猎捕禽兽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