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物色 拼音:wù sè
1.动物的毛色。《礼记。月令》:「瞻肥瘠,察物色。」
2.形貌、外观轮廓。《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南朝宋。鲍照 〈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2.形貌、外观轮廓。《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南朝宋。鲍照 〈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漢語大詞典》:不择(不擇)
(1).不拒绝。《韩非子·大体》:“ 太山 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秦 李斯 《上秦始皇书》:“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不躱避。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
(3).不区分。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4).不挑选。《韩非子·难三》:“不择日而庙礼太子。”《旧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尝谓人曰:‘ 褚遂良 非精笔佳墨未尝輒书,不择笔墨而妍捷唯予及 虞世南 耳。’” 陶铸 《松树的风格》:“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强地生长起来了。”
(2).不躱避。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
(3).不区分。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4).不挑选。《韩非子·难三》:“不择日而庙礼太子。”《旧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尝谓人曰:‘ 褚遂良 非精笔佳墨未尝輒书,不择笔墨而妍捷唯予及 虞世南 耳。’” 陶铸 《松树的风格》:“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强地生长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无择(無擇)
(1).不用挑选;没有区别。《墨子·大取》:“断指与腕,利於天下相若,无择也。” 张纯一 集释:“言指与腕在己虽有择,苟利天下,则……无暇为指小腕大之择也。”《墨子·节葬下》:“‘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无择也。’”
(2).无失误或不妥的地方。择,通“ 殬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君子言也无择,听也无淫。” 汪荣宝 义疏引 王引之 《经义述闻》:“殬、斁、择古音竝同……《孝经》:‘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口无败言,身无败行也。”《周书·王德传》:“ 德 性厚重廉慎,言行无择。”
(1).人名。上古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北人 无择 。北人 无择 曰:‘……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 清冷 之渊。” 成玄英 疏:“北方之人,名曰 无择 , 舜 之友人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广韵·入德》﹞‘北’字注:‘古有 北人无择 。’则 北人 是复姓,《汉书·古今人表》作‘ 北人亡择 ’。”
(2).人名。 春秋 时 魏 之贤人。姓 田 ,字 子方 。《庄子·田子方》:“ 文侯 曰:‘ 谿工 ,子之师邪?’ 子方 曰:‘非也, 无择 之里人也。’” 成玄英 疏:“ 谿工 是 子方 乡里人也。”
(2).无失误或不妥的地方。择,通“ 殬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君子言也无择,听也无淫。” 汪荣宝 义疏引 王引之 《经义述闻》:“殬、斁、择古音竝同……《孝经》:‘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口无败言,身无败行也。”《周书·王德传》:“ 德 性厚重廉慎,言行无择。”
(1).人名。上古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北人 无择 。北人 无择 曰:‘……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 清冷 之渊。” 成玄英 疏:“北方之人,名曰 无择 , 舜 之友人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广韵·入德》﹞‘北’字注:‘古有 北人无择 。’则 北人 是复姓,《汉书·古今人表》作‘ 北人亡择 ’。”
(2).人名。 春秋 时 魏 之贤人。姓 田 ,字 子方 。《庄子·田子方》:“ 文侯 曰:‘ 谿工 ,子之师邪?’ 子方 曰:‘非也, 无择 之里人也。’” 成玄英 疏:“ 谿工 是 子方 乡里人也。”
《漢語大詞典》:选锋(選鋒)
《漢語大詞典》:选练(選練)
(1).选拔训练。《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絶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吕氏春秋·简选》:“选练角材,欲其精也。”《汉书·李寻传》:“宜少抑外亲,选练左右,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2).挑选提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始 尧 舜 时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歷 夏 、 殷 、 周 千餘年, 仲尼 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无闻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2).挑选提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始 尧 舜 时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歷 夏 、 殷 、 周 千餘年, 仲尼 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无闻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