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倒挂
挂剑
月挂
挂眼
挂碍
帆挂
挂名
挂玉
挂衣
挂弓
挂口
挂瓢
牵挂
挂角
挂绿
《漢語大詞典》:倒挂(倒掛)
(1).见“ 倒挂 ”。
(2).古代杂技项目。 晋 陆翙 邺中记:“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掛。”
亦作“ 倒掛 ”。
(1).倒悬;下垂。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 闻一多 《忆菊》诗:“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叶圣陶 《微波》:“那一对眉毛,以前伴着笑声伴着快意总是舞得起似的,现在微微倒挂了。”
(2).鸟名。 宋 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之二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緑毛红喙,似鸚鵡而小,自海东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南诸国有倒掛雀,尾羽备五色,状如鸚鵡,形小似雀,夜则倒悬其身。” 明 王脩 《君子堂日询手镜》:“倒挂小巧可爱,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略大於瓦雀,好香。”
(3).倒欠。如:年终一结帐,他家不但没倒挂,还分到了一百多元。
《國語辭典》:挂剑(掛劍)  拼音:guà jiàn
表示对亡友的追怀及信义。参见「季札挂剑」条。唐。方干 哭江西处士陈陶诗:「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骈字类编》:月挂
唐 杜甫 东屯月夜 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國語辭典》:挂眼(掛眼)  拼音:guà yǎn
引人注意。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一折:「我劝你且开颜,须不比寻常风范,你敢越聪明越挂眼。」
分類:留意重视
《國語辭典》:挂碍(掛礙)  拼音:guà ài
1.阻碍不通。如:「他的坚决反对,将使整个计画的推展有所挂碍。」也作「挂碍」。
2.心中有所牵挂。如:「他是一个极度乐观的人,心中难有挂碍。」也作「挂碍」。
《國語辭典》:挂碍(罣礙)  拼音:guà ài
1.阻碍不通。《西游记》第三一回:「既把妖精打绝,无甚挂碍,将公主引入朝中去罢。」也作「挂碍」。
2.心中有所牵挂。如:「祖母去世时极为安详,毫无挂碍。」也作「挂碍」。
《骈字类编》:帆挂
唐 杜荀鹤 乱后旅中遇友人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國語辭典》:挂名  拼音:guà míng
记名。多指徒有其名而不负责任。宋。苏轼〈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也作「挂名」、「跨名」。
《國語辭典》:挂名(掛名)  拼音:guà míng
记名。多指徒有其名而不负责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老爷,这对河就是葛来官家。他也是我挂名的徒弟。」也作「挂名」、「跨名」。
《分类字锦》:挂玉
刘孝绰 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分类字锦》:挂衣
刘孝威妾薄命篇玉篸久落鬓罗衣长挂屏李洞 水墨障子诗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分类:挂衣屏障
《漢語大詞典》:挂弓
亦作“掛弓”。 谓息兵。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 青海 无传箭, 天山 早挂弓。”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而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分類:息兵
《國語辭典》:挂口  拼音:guà kǒu
谈论、提及。引申为放在心上。宋。苏轼〈送刘攽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也作「挂齿」、「挂齿」。
分類:提及
《國語辭典》:挂瓢(掛瓢)  拼音:guà piáo
比喻避世隐居。参见「许由弃瓢」条。唐。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居〉诗:「邑罕悬磬贫,山无挂瓢逸。」
《國語辭典》:牵挂(牽掛)  拼音:qiān guà
心中挂念。《宋元戏文辑佚。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红楼梦》第二一回:「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也作「牵念」。
《國語辭典》:挂角(掛角)  拼音:guà jiǎo
人多而位置有限,迫使少数人须居于角落。如:「他太晚来,位置都客满了,只好挂角在一旁。」
《漢語大詞典》:挂绿
1.亦作"挂緑"。
2.身披绿袍。指做官。
3.广东产的上等荔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