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缉韵》:不拾
北齐书王昕传:汝南王悦散数钱于地,令诸佐争拾之,昕独不拾。悦又散银钱以目昕,昕乃耴其一。
《漢語大詞典》:拾青紫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 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 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
《韵府拾遗 缉韵》:欲拾
吴澄诗:汉吴仙迹两峰齐,欲拾瑶华路恐迷。
《國語辭典》:拾掇 拼音:shí duo
1.采拾、拾取。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故魏武称张子之文为拙,然学问肤浅,所见不博,专拾掇崔杜小文,所作不可悉难,难便不知所出,斯则寡闻之病也。」宋。王令 〈原蝗〉诗:「寒禽冬饥啄地食,拾掇谷种无馀遗。」
2.收拾、整理。《金瓶梅》第二三回:「你别要管他,丢著罢,亦发等他来拾掇。」《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我本要到府上请安去,就因为昨天晚上才到的,行李各件还没拾掇好了。」
3.修理、整治。《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去年十月里,西城恒顺当铺请他去封货,他封了一个铜表,四两银子,当铺就卖给他了。赶他拿回家去一细瞧,敢陈是个金表,后来他拾掇好了,卖了四十多两,赚了有十倍利。」
4.惩治。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趱你那冷气虚心厮拾掇。」
2.收拾、整理。《金瓶梅》第二三回:「你别要管他,丢著罢,亦发等他来拾掇。」《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我本要到府上请安去,就因为昨天晚上才到的,行李各件还没拾掇好了。」
3.修理、整治。《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去年十月里,西城恒顺当铺请他去封货,他封了一个铜表,四两银子,当铺就卖给他了。赶他拿回家去一细瞧,敢陈是个金表,后来他拾掇好了,卖了四十多两,赚了有十倍利。」
4.惩治。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趱你那冷气虚心厮拾掇。」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 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 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