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径造(徑造)
(1).直接往访,谓不请人介绍而径自拜访。 清 赵翼 《赠张吟芗秀才》诗:“我闻喜欲狂,径造一握手,遂索行卷归,果然才富有。”
(2).轻易达到。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 歷友 答:‘ 汉 人诗风味醇茂,高浑中具见淡泊,岂 唐 人所能径造?’”
《漢語大詞典》:一造
(1).一次拜访。南史·刘訏传:“ 陈留 阮孝绪 博学隐居,不交当世,恒居一鹿牀,环值竹木,寝处其中,时人造之,未尝见也。 訏 经一造,即顾以神交。”
(2).一次;一下子。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然仁必有方,道必有等,未有一造而尽获也。”《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这银子难道不许你使用;但不可一造的用尽了,又来寻我。”
(3).犹一番。《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扎挣着去取鞭子,那两只肐膊甚么是抬得起来,只得发恨了一造罢了。”
(4). 粤 中谓稻一熟曰一造。见 清 钮琇 觚賸·语字之异
《国语辞典》:访客(访客)  拼音:fǎng kè
来拜访的客人。如:「他只要知道家里有访客,便赶紧躲起来。」
《國語辭典》:造谒(造謁)  拼音:zào yè
前往拜访。唐。薛调《无双传》:「仙客造谒,见古生。」
《漢語大詞典》:顾接(顧接)
拜访接待。北齐书·邢邵传:“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蝨,且与剧谈。”
分類:拜访接待
《漢語大詞典》:访鹤(訪鶴)
谓拜访隐逸者。 元 周权 《次孟韶卿》诗:“知道 庞公 不出山,客来访鹤借山看。”
分類:拜访隐逸
《漢語大詞典》:往造
谓前去拜访。晋书·嵇康传:“初, 康 居贫,尝与 向秀 共锻於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潁川 钟会 ,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 康 不为之礼,而锻不輟。”北齐书·崔瞻传:“有一 河东 人士姓 裴 ,亦为御史,伺 瞻 食,便往造焉。”
分類:前去拜访
《漢語大詞典》:造见(造見)
拜访会见。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齐桓公 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某造见亦然,每一遇则亹亹论辨,留连不能已。”《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此 吴国 长公子,慕吾弟英雄,特来造见,弟不可辞。”
分類:拜访会见
《国语辞典》:走走  拼音:zǒu zǒu
1.閒逛。如:「过年的时候不妨到郊外走走。」《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只是有几个不习上的学生,正好借此到花街柳巷去走走。」
2.行走。借指拜访。如:「有空,不妨到我这里走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如今重到贵府走走,特地办些土仪来拜望你家相公。」
《漢語大詞典》:过拜(過拜)
前往拜访。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疎阔已甚,抵弃未能,輒布听闻,方虞訶谴,属小儿过拜,辱餘论之见存。”
分類:前往拜访
《漢語大詞典》:借访(借訪)
犹言拜访,访问。“借”为表敬之辞。《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承嘉约於往昔,寧更贰於在今。儻借访於 交甫 ,知斯言之可諶。”南史·褚伯玉传:“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比谈讨芝桂,借访荔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
《國語辭典》:回访(回訪)  拼音:huí fǎng
在别人来拜访之后,自己也亲自到对方家拜访。如:「这些朋友常来看我,我当然要一一回访。」也作「回拜」。
《國語辭典》:谢步(謝步)  拼音:xiè bù
朋友前来拜访或庆吊,事后到他家拜谢。《荡寇志》第二回:「大官人回府,相烦说声,陈希真亲来谢步。」
《国语辞典》:伴手  拼音:bàn shǒu
拜访亲友时,随手所带的馈赠礼物。如:「探望朋友带份水果礼盒当伴手。」
《國語辭典》:拜帖  拼音:bài tiě
旧时访问人时所用的名片。明。张萱《疑耀。卷四。拜帖不古》:「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木竹为之,所谓刺也。至宋时,王荆公居半山寺,每以金漆木版写经书名目,往寺僧处借经,时人遂以金漆版代书帖。已而恐有宣泄,又作两版相合,以片纸封其际,久之,其制渐精。……今之拜帖用纸,盖起于熙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