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抵 → 抵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龉龃(齬齟)
龃龉。抵触,不融洽。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刘孟节 ﹞篤古好学,酷嗜山水,而天姿絶俗,与世相齬齟,故久不仕。”
《漢語大詞典》:柢梧
抵牾,抵触。柢,通“ 抵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且所志沿革,亦多彼此失顾,时见柢梧。”
《漢語大詞典》:顺比(順比)
顺附,不抵触。
《庄子·徐无鬼》:“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於岁,不物於易者也。”
《荀子·礼论》:“若夫断之继之,博之浅之,益之损之,类之尽之,盛之美之,使本末终始,莫不顺比,足以为万世则,则是礼也。”
《淮南子·兵略训》:“浸乎金石,润乎草木,宇中六合,振豪之末,莫不顺比。”
《國語辭典》:犯言 拼音:fàn yán
斗嘴、争吵。《金瓶梅》第六七回:「陈经济见二人犯言,就起身走了。」也作「犯嘴」、「犯牙儿」。
《漢語大詞典》:楯矛
《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楯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 李 杜 亦不为公侯。”
《漢語大詞典》:相窒
互相矛盾,彼此抵触。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又( 黄山谷
《驀山溪词》)云:‘婷婷嫋嫋,恰近十三餘。’夫近则未及,餘则已过,无乃相窒乎!”
《漢語大詞典》:悖异(悖異)
抵触,不一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 唐 司马贞 索隐:“言金、木、水、火、土五家之文,各相悖异不同也。”
《國語辭典》:反感 拼音:fǎn gǎn
反对或不满的情绪。如:「我对他很反感。」
《漢語大詞典》:孽龉(孽齬)
亦作“孼齬”。 犹言枝梧。抵触拖延。 唐
沈亚之 :“凡类之制无大小,皆俟决於朝命。朝之命,士卒有所不熟闻者,往往孼齬一年而化。”
《漢語大詞典》:与物无忤(與物無忤)
谓处世态度随和,与人无所抵触。
《周书·苏亮传》:“ 宝夤 作乱,以 亮 为黄门侍郎。 亮 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 宝夤 败,从之者遇祸,唯 亮 获全。”
《漢語大詞典》:枝捍
抵触,抗拒。
《汉书·项籍传》“诸将讋服,莫敢枝梧”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枝梧犹枝扞也。”
《漢語大詞典》:忤怨
抵触而生怨。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韩魏公 至和 中还朝,为枢密使,时军政久弛,士卒骄惰,欲稍裁制,恐其忤怨而生变。”
《国语辞典》:凿枘不入(凿枘不入) 拼音:zuò ruì bù rù
抵触而不相合。如:「他二人的思想南辕北辙,凿枘不入,怎可能长久合作。」
《國語辭典》:自相矛盾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语本《韩非子。难势》:「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魏书。卷八八。良吏传。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国语辞典》:冲剋(冲剋) 拼音:chōng kè
术数用语。指日辰、生肖或八字不合而互相抵触剋制。互为冲剋的人易生冲突,日辰冲剋则易生凶灾。《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与本命行年相生,忌相冲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