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抵 → 抵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龃龉(齟齬)  拼音:jǔ yǔ
牙齿上下不整齐。比喻彼此不合。唐。白居易达理〉诗二首之一:「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宋史。卷三九五。方信孺传》:「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
《漢語大詞典》:相妨
互相妨碍、抵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道,固有常有变。变用於变,常用於常,各止其科,非相妨也。” 宋 苏轼 《答参寥书》:“此於至道殊不相妨,何为废之邪!” 清 李渔 《奈何天·锡麒》:“这个解法虽然极好,只是与赦罪的条款略有些相妨。”
分類:妨碍抵触
《漢語大詞典》:不悖
不相冲突;没有抵触。《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国语·周语上》:“是以事行而不悖。” 韦昭 注:“悖,逆也。”
分類:冲突抵触
《國語辭典》:摸索  拼音:mō suo
1.抚摩,用手接触。《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那马凭他怎样的摸索,风丝儿不动!他便每日亲自看著,刷洗喂养起来。」
2.寻求、探索。《儒林外史》第七回:「不想暗中摸索,你已经取在第一。」《文明小史》第二○回:「谁知魏榜贤忽然从身摸索了半天,又在地下找了半天,像是失落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漢語大詞典》:摸苏(摸蘇)
绳索。《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於跂跃之术,提挈人閒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 高诱 注:“摸苏,犹摸索。”尔雅·释诂下“貉缩,纶也” 郭璞 注“纶者,绳也” 清 郝懿行 义疏:“貉缩,谓以缩牵连緜络之也,声转为莫缩……又转为摸苏。”
分類:绳索郭璞
《國語辭典》:牴牾  拼音:dǐ wǔ
牛角相抵触。引申为相互冲突。《文明小史》第三○回:「那知赵翰林同黄詹事此一番牴牾,弄得大家没趣。」也作「抵牾」。
《漢語大詞典》:牴啎
见“ 牴牾 ”。
《國語辭典》:对立(對立)  拼音:duì lì
1.相对而立。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
2.两种事物互相敌对、排斥、牴触。宋。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至于对立鼎峙,雌雄所争,则必隆其委任,多其分画。」
《國語辭典》:聱牙  拼音:áo yá
1.文词艰涩,念起来不顺口。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2.乖忤违背。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其间一事聱牙,常至终身沦弃。」
3.老树枝干杈枒蟠屈的样子。宋。朱熹 枯木次择之韵:「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
《國語辭典》:捍格(扞格)  拼音:hàn gé
1.互相牴触。《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
2.比喻性情不相投。
《漢語大詞典》:无忤(無忤)
不抵触;不违逆。晋书·挚虞传:“若推之於物则无忤,求之於身则无尤。” 唐 裴耀卿 《太子宾客赠窦希求神道碑》:“公私游聚,小大无忤。”《新繁县志·人物志·费密传》:“天性和平,与人无忤,终身未尝言人过失;有机相向者,淡然处之。”
《漢語大詞典》:冲改(衝改)
(1). 宋 代公文习用语·犹言抵触违反。 宋 范仲淹 《奏乞重定三班审官院流内铨条贯》:“自祖宗以来,条贯极多,逐旋衝改,久不删定,主判臣僚,卒难详悉。”宋史·徽宗纪四:“辛巳,詔自今衝改 元丰 法制,论以大不恭。”
(2).引申为修改。《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缘臣僚申明衝改,前后不一。率多出私意,徇人情。”
《國語辭典》:乖谬(乖謬)  拼音:guāi miù
荒谬反常,违背情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引事乖谬,虽千载而为瑕。」《聊斋志异。卷六。蕙芳》:「如有乖谬,咎在老身。」
《國語辭典》:支拄(搘拄)  拼音:zhī zhǔ
支持。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然则国家尊经重学,非直肃清风化,抑可支拄衰微。」
《國語辭典》:抵触(抵觸)  拼音:dǐ chù
1.顶撞、触犯。《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亶观夫票禽之绁隃,犀兕之抵触,熊罴之挐攫。」也作「牴触」。
2.互相矛盾。如:「他的话前后抵触。」也作「牴触」。
《國語辭典》:牴触(牴觸)  拼音:dǐ chù
1.抵抗触犯。也作「抵触」。
2.冲突、矛盾。如:「上面的说法经常相互牴触,叫我们在下面做事的人如何是好!」也作「抵触」。
《國語辭典》:抵牾  拼音:dǐ wǔ
牛角相抵触。引申为相互冲突。也作「牴牾」。
《國語辭典》:相抵  拼音:xiāng dǐ
互相抵消。如:「上个月的营业收入与固定开销相抵后,还剩下二成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