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介马(介馬)
(1).给战马披甲。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杜预 注:“介,甲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因令诸族置烽火,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明 包捷 《过通济门》诗:“金城介马弃东游,軹道亭连故国秋。”
(2).谓驰骋。 钱基博 《无锡光复志·军政篇》:“万有一不幸復蹉跌,北军益得席其战胜之威,长驱而东,介马 吴 越 ,祸诚不可言。”
(3).披甲的战马。 南朝 梁 沈约 《饮马长城窟》诗:“介马渡龙堆,涂縈马屡廻。” 宋 苏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闻介马数万骑驰过。” 清 方文 《赠杨总戎》诗:“介马东驰 京峴山 ,朱旗北斗 闪江关 。”
《國語辭典》:浴铁(浴鐵)  拼音:yù tiě
战马身被铁甲,若浴于铁中,故以「浴铁」为战马的代称。南朝梁。江淹〈尚书符〉:「渔阳黑骑,浴铁为云。」
《漢語大詞典》:甲骑(甲騎)
披甲的骑兵。史记·匈奴列传:“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魏书·姚兴传:“ 太祖 詔 毗陵王 顺 以精骑衝击,获 兴 甲骑数百,斩首千餘级。”宋史·岳飞传:“ 兀朮 、 刘豫 合兵围 庐州 ,帝手札命 飞 解围,提兵趋 庐 ,伪 齐 已驱甲骑五千逼城。” 明 高启 《长洲苑》诗:“甲骑从舆后,蛾眉侍幄中。”
分類:披甲骑兵
《漢語大詞典》:甲楯
亦作“ 甲盾 ”。
(1).盔甲和盾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墨子·非攻中:“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居无何, 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宋史·外戚传中·李昭亮:“ 昭亮 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
(2).泛指武器。 清 唐甄 潜书·卿牧:“无征伐转输之劳,以造舟车,增甲楯。”
(3).指披甲持盾的士兵。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宋 李纲 《议国是》:“夫 吴 伐 越 , 勾践 以甲楯三百,栖於 会稽 。”
(4).披甲持盾。 明 刘基 《次韵追和音上人》:“他年甲楯孤臣泣,此日斋鐘老衲闲。”
(5).指仪仗卫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仪卫具五兵,今不言他兵,独以甲楯为名者,行道之时,甲楯居外,餘在内。”
《漢語大詞典》:保介
指古时立于车右,披甲执兵,担任侍卫的勇士。《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郑玄 笺:“保介,车右也……介,甲也。车右勇力之士,被甲执兵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郑玄 注:“人君之车必使勇士衣甲居右而参乘,备非常也。保犹衣也;介,甲也。” 宋 范成大 《惜交赋》:“枉若人之嘉惠兮,命保介而载予。”一说“保介”为副车。吕氏春秋·孟春:“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 高诱 注:“保介,副也。” 毕沅 注:“ 郑 以保介为车右,此云副也,当谓副车。”一说“保介”为农官的副职。《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朱熹 集传:“保介,见《月令》《吕览》,其説不同,然皆为籍田而言,盖农官之副也。”
《漢語大詞典》:驷介(駟介)
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诗·郑风·清人》:“ 清 人在 彭 ,駟介旁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献 楚 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 杜预 注:“駟介,四马被甲。” 清 张兴烈 《瓜步吟》:“ 棘门 霸上 快游戏,重英駟介矜逍遥。”
《漢語大詞典》:燕犀
(1). 燕 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跃 冀 马者千羣,披 燕 犀者万队。”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 冀 马 楼兰 将, 燕 犀 上谷 兵。”
(2).指披甲的北兵。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一:“ 冀 马 燕 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漢語大詞典》:介狄
犹言元凶。《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马瑞辰 通释:“《説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一说为披甲的北狄。《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郑玄 笺:“介,甲也。乃舍女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反与我相怨。” 高亨 注:“此二句言:你放开武装的 狄国 不管,只是忌恨我。”
《漢語大詞典》:櫜甲
谓衣内披甲。左传·昭公元年:“ 子晳 怒,既而櫜甲以见 子南 。欲杀之而取其妻。” 杨伯峻 注:“周礼·考工记·函人疏:‘以衣衷著甲谓之櫜。’则此櫜甲即 襄 二十年《传》之衷甲,非藏甲于櫜中。”
分類:披甲
《漢語大詞典》:全甲
指全部披甲的士兵。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转战六日,过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杀 折兰王 ,斩 庐胡王 ,诛全甲。” 张守节 正义:“全甲,谓具足不失落也。”汉书·霍去病传:“﹝ 霍去病 ﹞杀 折兰王 ,斩 卢侯王 ,鋭悍者诛,全甲获丑。”
分類:披甲士兵
《漢語大詞典》:车兵(車兵)
车上披甲持械的士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 杜预 注:“车兵,甲士。”一说,指车上战士所执之兵器。参阅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漢語大詞典》:介乘
谓披甲乘马习骑射。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六国》:“左任介乘,奄有 河宗 。” 王利器 校注引 方苞 曰:“介乘,谓甲而乘马习骑射。”
《漢語大詞典》:俴驷(俴駟)
驾一辆兵车的四匹披薄甲的马。一说四匹不披甲的马。《诗·秦风·小戎》:“俴駟孔羣。” 陆德明 释文引《韩诗》:“駟马不著甲曰俴駟。” 朱熹 集传:“駟马皆以浅薄之金为甲,欲其轻而易於马之旋习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驱俴駟,整车攻,金甲耀,宝刀雄。”
《漢語大詞典》:界乘
披甲骑马。史记·赵世家:“左衽界乘,奄有 河宗 。”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界,一作‘介’。”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六国》引作“左任介乘”。
《國語辭典》:枕戈坐甲  拼音:zhèn gē zuò jiǎ
头枕兵器,身穿铠甲而睡。形容随时处于备战中,不敢稍有懈怠。《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如其首鼠相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也作「枕戈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