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责报
报赛
朝报
供报
福报
死报
报最
预报
施报
报身
牒报
冥报
酬报
报衙
走报
《漢語大詞典》:责报(責報)
求取报答。 唐 韩愈 《病鸱》诗:“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宋史·贾昌朝传:“ 昌朝 曰:‘ 契丹 许我有功,则责报无穷矣。’”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正是行孝於己,责报於天。”
分類:求取报答
《國語辭典》:报赛(報賽)  拼音:bào sài
古时农人于收成后,举办谢神祭典,以答谢神的保祐。宋。朱熹《诗集传。卷一九。周颂。丰年》:「此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
《國語辭典》:朝报(朝報)  拼音:cháo bào
朝廷用来刊载诏令、奏章、官吏任免等事的公报。
《漢語大詞典》:供报(供報)
呈报;禀告。《元典章·兵部三·站户馀粮当差》:“路府州县将富豪户计放免,止凭乡司人等供报,多有虚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必係将成丁隐漏,以幼小子女搪塞,务须唤问里书里长等,严詰户长……如俱不供报,取里书等连名甘罪结状存案。”
分類:呈报禀告
《漢語大詞典》:福报(福報)
福德报应。史记·张仪列传:“夫造祸而求福报,计浅而怨深,逆 秦 而顺 楚 ,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隋 张公礼 《龙藏寺碑》:“故知业行有优劣,福报有轻重。”新唐书·王缙传:“国家庆祚灵长,福报所冯,虽时多难,无足道者。”
《高级汉语词典》:死报  拼音:sǐ bào
因收电报人的姓名、地址等不清而无法投送的电报
《漢語大詞典》:报最(報最)
犹举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朝廷叫报最。 清 钱谦益 《原任福建福州罗源县知县倪千禩授文林郎制》:“乃于报最之时,遽有亲藩之擢。”参见“ 举最 ”。
《漢語大詞典》:举最(舉最)
定期考查地方官吏,政绩优异者予以升迁,谓之“举最”。汉书·京房传:“﹝ 焦赣 ﹞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举最当迁。”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不作临岐恨,唯听举最先。” 唐 吕温 《衡州刺史谢上表》:“三载陟明, 虞 书盛典;六条举最, 汉 制宏规。”
《國語辭典》:预报(預報)  拼音:yù bào
对某种事项做事先的通告。如:「气象预报」、「强风预报」。也作「预告」。
《漢語大詞典》:施报(施報)
(1).谓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汉 贾谊 新书·礼:“上少投之,则下以躯偿矣,弗敢谓报,愿长以为好。古之蓄其下者,其施报如此。”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古人如 陶靖节 之高,而以乞一顿食,至於冥报相貽…… 范文正公 是何等人,而以 晏公 一荐故,终身执门生之礼。葢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圣人之所不讳也。”
(2).实施报答。 明 李贽 《答刘方伯书》:“故或积德於冥冥,或施报於昭昭,其用心至繁至密,其为至賾至众。”
《漢語大詞典》:报身(報身)
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偈铭》:“师既疾亟,四大将坏,无恋著念,无厌离想。郡太守、门弟子进医馈药者数四,师頷之云:‘报身非病,焉用是为?’言讫,趺坐,恬然就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读〈坛经〉》:“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
《漢語大詞典》:牒报(牒報)
行文通报。 宋 李纲 《与吕安老提刑书》:“已遣使臣齎牓抚之,并牒报诸司,更烦审处。”
《國語辭典》:冥报(冥報)  拼音:míng bào
死后相报。晋。陶渊明〈乞食〉诗:「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清。赵翼 斋居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共十七首之七:「其奈刀笔吏,用法轻重失。因之不平者,又望冥报密。」
分類:后相相报
《國語辭典》:酬报(酬報)  拼音:chóu bào
以财物或行动答谢。南朝宋。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年迫桑榆,岂期酬报?」《红楼梦》第一回:「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便郁结著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也作「酬答」、「酬谢」。
《漢語大詞典》:报衙(報衙)
(1).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官衙鸣鼓以告众,谓“报衙”。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金史·宣宗纪上:“今旦视朝,百官既拜之后,始闻 开封府 报衙声。” 元 方回 《早起》诗:“牕曙书灯暗,閒居免报衙。”
(2).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蜜脾未满报衙频,蠹化初成傅粉新。”参见“ 蜂衙 ”。
《國語辭典》:蜂衙  拼音:fēng yá
1.群蜂早晚定时的聚集,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宋。李新〈资州邓园〉诗:「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子忙。」元。钱霖〈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捲〉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2.蜂房。元。赵奕〈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漢語大詞典》:走报(走報)
(1).奔往相告;驰报。 宋 苏轼 《东坡》诗之二:“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东村西舍喧呼遍,牒书走报州与县。”
(2).专指向升了官或科举中式的人家里送喜报。 明 冯梦龙 《万事足·鬉角送画》:“一事无能专走报,十年流寓在京都。送报人叩头,恭喜二位老爷高陞,小人特来送报。”《歧路灯》第六回:“早有走报的,写了一张大官红纸,贴在 谭 宅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