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谍报人员(谍报人员)  拼音:dié bào rén yuán
以秘密方法蒐集各种情报,报告其政府当局或雇主,以供决策参考的人。如:「美国这次的军事行动非常机密,以致于各国谍报人员在事前都毫无所知。」
《国语辞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  拼音:cái wù bào biǎo
公司或企业为向投资人、债权人或政府报告其财务状况而汇总编集的扼要财务说明书。通常有资产负债表、综合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三种表式。
《漢語大詞典》:耳报(耳報)
比喻暗中报告消息者。即暗探。《西游记》第八二回:“ 孙大圣 ,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像一个耳报;但他説话,惟 三藏 听见,别人不闻。”《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您不合奶奶説,奶奶有耳报么?”亦称“ 耳报神 ”。红楼梦第四七回:“这又不知是来做耳报神的,也不知是来做探子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你又是那里来的耳报神?我昨夜当面的还没有知道,你倒知道的这么详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妈的,真快!’ 献忠 骂了一句,看着 自成 说,‘可是, 张大经 的耳报神虽然很灵,咱的耳报神也不弱。’”
《漢語大詞典》:缉报(緝報)
侦察报告。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老爷要问 杨乡宦 家中事体,一向吩咐道:‘但有管家到省,即忙缉报。’”
分類:侦察报告
《漢語大詞典》:汇禀(匯禀)
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商务局凡有所见,咨禀于南北洋通商大臣,倘遏抑不通,即逕达商部。一年一次匯禀情形,商部统计盈虚,上达天听。”
《漢語大詞典》:喝报(喝報)
大声报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以尸塲最宜肃静,以便仵作喝报明亮,检官听真登填。”
分類:大声报告
《漢語大詞典》:表报(表報)
呈报上级的表格和报告。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表报之多,闹得泛滥成灾。这种情况,必须纠正。”
《漢語大詞典》:层报(層報)
逐级向上级报告。
《漢語大詞典》:测报(測報)
把测量后确定的数据、情况报告给有关单位。如:多年来, 华山 气象站的测报质量一直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七以上。
《國語辭典》:备案(備案)  拼音:bèi àn
1.人民或团体向主管机关申请立案或报备将做的事,以备查考。如:「借用巷道办理社区活动前,别忘了到辖区派出所备案。」
2.后备的方案。如:「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备案,以免出了意外,措手不及。」
《漢語大詞典》:报站
乘务员向乘客报告车、船等所到站和即将到达的前方一站的站名:提前~,方便乘客。
《漢語大詞典》:报账(報賬)
把领用或经手的款项的使用经过和结果报告主管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五九:“他既被他们叫作奸商,而且拿出没法报账的钱。他一方面受了污辱与敲诈,还没脸对任何人说。”
《漢語大詞典》:报矿
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矿石或蕴藏矿产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党八股(黨八股)
多指某些人写文章、作报告像八股文那样死板教条。亦指党内的教条主义。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二七:“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参阅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
《漢語大詞典》:递禀(遞禀)
向上级呈送报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如顽户任催不纳,排年递禀摘拘。”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三节:“ 成章 主议改成师范学校……因亲至杭州学务处递禀,请其转达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