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系狗当系颈(繫狗當繫頸)
比喻办事当抓住关键。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后曰:‘繫狗当繫颈,今反繫其尾,何得不然!’”
《国语辞典》:拿刀靶儿(拿刀靶儿)  拼音:ná dāo bǎ ér
抓住把柄。《红楼梦》第六八回:「谁知越使钱,越被人拿住了刀靶儿。」
分类:抓住把柄
《国语辞典》:偏袒扼腕  拼音:piān tǎn è wàn
形容愤慨不平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也作「偏袒扼腕」。
分类:愤慨不平
《国语辞典》:反弹琵琶(反弹琵琶)  拼音:fǎn tán pí pa
大陆地区比喻抓住问题根本,将工作从头做过。如:「让我们来个反弹琵琶,从头做起。」
《国语辞典》:攫戾执猛(攫戾执猛)  拼音:jué lì zhí měng
攫,抓取。戾,暴。攫戾执猛指能够抓住强暴凶猛的敌人。形容英勇威武,无人能敌。《文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国语辞典》:举要删芜(举要删芜)  拼音:jǔ yào shān wú
选取重要的,而去除冗杂无条理者。指应抓住重点。《唐语林。卷一。政事上》:「吾见马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提搉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
《国语辞典》:握纲提领(握纲提领)  拼音:wò gāng tí lǐng
抓住重点大纲。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也作「提纲挈领」。
《国语辞典》:纽捽(纽捽)  拼音:niǔ zú
抓住、揪住。《水浒传》第八○回:「高俅抢将入来,燕青手到,把高俅纽捽得定。」
分类:抓住
《国语辞典》:倒捽毛儿(倒捽毛儿)  拼音:dào zú máo ér
殴斗动作。抓住对方的头发往下拉扯,使他人跌倒。如:「他一个倒捽毛儿将对手撂倒在地,立刻被判丧失比赛资格。」
《漢語大詞典》:够着
伸出手或身体其他部分或某一其他物体去触及或抓住。例如:架子那么高,小孩能够着吗。
《漢語大詞典》:纲提领挈(綱提領挈)
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明 宋濂 《〈杜诗举隅〉序》:“一览之顷,纲提领挈,不待註释而其大旨焕然昭明矣。”
《國語辭典》:隔靴搔痒(隔靴搔癢)  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
隔著马靴搔痒处。比喻不切实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也作「隔靴抓痒」。
《漢語大詞典》:囮头(囮頭)
进行讹诈的由头。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囮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駡了一场。”按,拿囮头,指抓住别人的短处进行敲诈。
《漢語大詞典》:镮钮(鐶鈕)
环纽。器物上可以系绳以便于抓住的零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尸穸:“ 后魏 俗竞厚葬,棺厚高大,多用柏木,两边作大铜鐶钮。”
《國語辭典》:不得要领(不得要領)  拼音:bù dé yào lǐng
没有能够掌握到事物的要点和主旨。《汉书。卷六一。张骞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唐。颜师古。注:「要,衣要也。领,衣领也。凡持衣者则执要与领。言骞不能得月氏意趣,无以持归于汉,故以要领为喻。」清。黄宗羲〈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鹿门八家之选,其旨大略本之荆川、道思,然其圈点勾抹多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