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住着(住著)
(1).佛教语。犹执着。 唐 希运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如今但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住著,终日任运腾腾,如痴人相似。” 元 傅若金 《送云间师游浙》诗:“亦知无住著,随处得安心。”
(2).谓拘管羁绊。 唐 元稹 《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3).犹言停一停。 明 柯丹邱 《荆钗记·疑会》:“住著,实是请喫酒的么?”
《國語辭典》:白拈贼(白拈賊)  拼音:bái nián zéi
盗取别人物品而不留下痕迹的人。《五灯会元。卷二○。提刑吴伟明居士》:「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漢語大詞典》:波若
梵语的音译。佛教谓离一切分别执着的大智慧。也称“般若”。南齐书·顾欢传论:“道家之教,执一虚无,得性亡情,凝神勿扰;今则波若无照,万法皆空,岂有道之可名,寧餘一之可得?” 唐 李峤 《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自非冥符幽赞,睿感潜通,何以承波若之护持,享高明之福助。”
《漢語大詞典》:深执(深執)
执着,坚持。后汉书·邓禹传:“制詔前将军 禹 :深执忠孝,与朕谋謨帷幄,决胜千里。”南史·褚贲传:“﹝ 賁 ﹞少耿介。父背 袁粲 等附 高帝 , 賁 深执不同,终身愧恨之,有栖退之志。”
分類:执着坚持
《漢語大詞典》:染着(染著)
亦作“ 染着 ”。
(1).佛教语。谓爱欲之心浸染处物,执着不离。《无量寿经》卷下:“於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係。”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回向法喜,安住禪悦。”旧唐书·高祖纪:“ 释迦 阐教,清浄为先……是以敷演经教,检约学徒,调懺身心,捨诸染著。”
(2).谓滞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韩退之》:“《古今诗话》云:‘呢呢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曲名《水调歌头》, 东坡居士 听琵琶而作也。 旧都野人 曰:‘此词自外取意,无一字染着,后学卒未到其閫域。’”
见“ 染著 ”。
《漢語大詞典》:爱着(愛著)
佛教谓迷恋于情欲,执着不能解脱。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诃诘四大门》:“反復横起,种种爱著。”北史·李概传:“屏除爱著,摈落枝体,收视反听,所以养识。”
《漢語大詞典》:强执(强執)
亦作“彊执”。
(1).坚强执着。汉书·郑吉传:“ 吉 为人彊执,习外国事。” 颜师古 注:“彊力而有执志者。”明史·黄尊素传:“除 寧国 推官,精敏彊执。”
(2).指固执。 明 王廷相 慎言·君子:“迂儒强执,不识古今之宜。”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劝 周公 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
《漢語大詞典》:粘着
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古人为人题物,亦不尽粘着其人。” 茅盾 《色盲》三:“一种富有强烈的粘着性的挂念的心情逼迫他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 茅盾 《昙》三:“只有一个观念是粘着在 张女士 的意识上的:不争无谓的闲气。”
《漢語大詞典》:择执(擇執)
选择善事而执着行之。语出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清 陈确 《答性教问》:“是故择执之中必有从容,从容之中不废择执。”
《漢語大詞典》:无字悟(無字悟)
佛教语。佛教常谓只执着文字不能见性悟道,特别是禅宗单提“教外别传”的“心印”,故称“不立文字”。后因称参禅悟道为“无字悟”。 元 萧国宝 《次韵寄梵天方丈古岩》:“简尽残经无字悟,觉来幡动不关风。”
《漢語大詞典》:无星秤(無星秤)
没有秤星的秤。比喻随缘不执着。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开善道谦禅师:“ 洞山 麻三斤,将去无星秤子上定过,每一斤恰有一十六两,二百钱重,更不少氂。”
《漢語大詞典》:边执(邊執)
佛教语。五见之一。指执着片面极端的邪见。分为二种。常见,认为我常住不变;断见,认为我可以不受果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二种边执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识依佗起自性而然也。”亦作“ 边见 ”。《坛经·般若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絶,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谓娑婆非城邑者,边见之所执也。” 黄侃 《汉唐玄学论》:“佛説所以独据玄言上流者,正以离去边见耳;一堕边见,虽胜义亦终成土苴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不住子
僧人。不住,谓内心虚静,没有执着。 唐 储光羲 《题慎言法师故房》诗:“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漢語大詞典》:烦恼空(煩惱空)
佛教语。谓烦恼生于虚妄、执着,本无实体。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第一重,烦恼空也,众生性空也,依止《毗舍浮如来偈》,依止《圆觉·普眼品》,依止 南岳 《止观》,众文炳炳,为我作证。”
《漢語大詞典》:黏滞(黏滯)
(1).执着,不洒脱。朱子语类卷二二:“看文字要脱洒,不要黏滞。”
(2).滞留。 闻一多 《红烛·孤雁》:“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黏滞了你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