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3,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释手
启手
手启
好身手
断手
手疏
上手
十手
生手
反手
手谈
巨手
奉手
龙手
手脚
《國語辭典》:释手(釋手)  拼音:shì shǒu
放下、离手。如:「爱不释手」。《儒林外史》第一回:「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
《漢語大詞典》:启手
1.善终的代称。晋书·王祥传:“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南史·褚贲传:“ 賁 曰:‘吾少无人间心,岂身名之可慕。但愿启手归全,必在旧陇。’” 宋 苏辙 《祭亡兄端明文》:“上燥下寒,气不能支,启手无言,时惟我思。”参见“ 启手启足 ”。
2.谓举手作揖。 金 王若虚 《上周监察夫人生朝》:“敢焚香酌酒,拜首启手,以为夫人寿。”
《漢語大詞典》:启手启足
语本论语·泰伯:“ 曾子 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为身体受於父母,不敢毁伤,故於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后因以“启手启足”为善终的代称。《晋书·陶侃传》:“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啟足,当復何恨!”《周书·明帝纪》:“朕得启手启足,从先帝於地下,实无恨於心矣。”北史·薛濬传:“既而创鉅衅深,不胜荼毒,启手启足,幸及全归。”亦省作“ 启手足 ”。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逮启手足,卒如其志。”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藏之家笥,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若幸启手足,必当襚我以道服,瘞我于支提。”
分類:为善善终
《漢語大詞典》:手启(手啓)
(1).书札。《三国演义》第三六回:“﹝ 程昱 ﹞待 徐母 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啟。 徐母 因亦作手启答之。”
(2).书信用语。用于具名之后,表示亲手陈述。如:某某手启。
《國語辭典》:好身手  拼音:hǎo shēn shǒu
体格雄健威武,身手矫捷,武艺高超。唐。杜甫〈哀王孙〉诗:「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元。王逢〈天门行〉:「羽林坚锐莫汝撄,慎勿轻誇好身手。」
《漢語大詞典》:断手(斷手)
(1).截断手。古代的一种肉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殷 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子贡 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
(2).泛谓手被折断。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壮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断手。”
(3).指被截断的手。如:断手再植。
(4).完毕;完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小豆:“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 上元 始,断手 寳应 年。” 宋 朱熹 《答刘季章书》之十一:“《大学》近修改一两处,旦夕须就板改定,断手即奉寄也。”
(5).比喻兄弟死亡。 唐 白居易 《得辛奉使遇昆弟之仇不斗而过为友人责辞云衔君命判》:“ 辛 时惟奉使,出乃遇讎:断手之痛不忘,诚难共国;饮冰之命未復,安可害公?”
《漢語大詞典》:手疏
(1).亲手书写奏章。 唐 王维 《送缙云苗太守》诗:“手疏谢明王,腰章为长吏。”宋史·赵普传:“ 普 手疏諫曰:‘伏覩今春出师,将以收復 关 外,屡闻克捷,深快舆情。’”
(2).亲笔陈奏。
(3).亲笔书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书启二字》:“帝自手疏与 突厥 书。”
《國語辭典》:上手  拼音:shàng shǒu
1.高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古者,卜以决疑,……且十中六七,以为上手。」
2.位次较尊的一侧。《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陈乾娘,下手的是王婆。」《水浒传》第一○九回:「那麻札刀林中,立著两个行刑刽子,上手是铁臂膊蔡福,下手是一枝花蔡庆。」
3.先前的经手人。《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我赌气不卖给他,他就下一个毒,串出上手业主拿原价来赎我的。」《福惠全书。卷三。莅仕部。清查之法》:「其徵收有前任上手交下存库者,有前任上手民欠未完接徵者,俱要作前任经收之数。」
4.到手,达到某种目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见人家有些颜色的妇人,便思勾搭上场,不上手不休。」《红楼梦》第一五回:「那秦钟也极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
5.开始。《野叟曝言》第一二五回:「一上手,便是一二十大杯!」
6.先例、榜样。元。无名氏《陈州籴米》第二折:「我也曾观唐汉、看春秋,都是俺为官的上手。」
《骈字类编》:十手
唐 杜甫 石研诗 挥洒容数人,十手可对面。
宋 陆游 晚眺 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
《國語辭典》:生手  拼音:shēng shǒu
称刚做事,没经验,技术不熟练的人。如:「他是个生手,一切都不熟悉。」《福惠全书。卷二九。邮政部。腰站》:「以他人之马,暂为代养,休戚无关,况又寄之生手耶。」
《國語辭典》:反手  拼音:fǎn shǒu
1.翻转手掌。如:「他一反手,就将歹徒给擒拿住了!」
2.比喻事情的容易。如:「易如反手」。也作「反掌」。
3.乒乓球技术中,掌心向内,反侧向外挥拍的攻击动作。
《國語辭典》:手谈(手談)  拼音:shǒu tán
下围棋、斗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我辈酒酣,正思手谈几局,特来奉请。」
分類:围棋
《漢語大詞典》:巨手
高手,喻指杰出的人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评论·评书:“近日书家如 黄贞甫 、 董玄宰 二公俱巨手不必言,但不知谁当左次。” 清 汪森 《摸鱼子·寄锡鬯》词:“儔 班 马 ,一代推君巨手。”
《漢語大詞典》:奉手
(1).捧握长者之手。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还家上堂拜祖母,奉手出涕纵横挥。”
(2).陪伴;追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若嫌余生晚,不获与诸君奉手者,余亦为之憮然。”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说文引经考序》:“盖君资质卓越,又奉手於 餘杭 章先生 者久,故於经学小学皆能深造自得如此。”
《骈字类编》:龙手(龙手)
本草拾遗龙手藤出安荔浦石上向阳者叶如龙手味甘温无毒
《國語辭典》:手脚(手腳)  拼音:shǒu jiǎo
1.手和脚。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一:「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皱皮肉死。」《西游记》第二四回:「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
2.举止、动作。如:「手脚俐落」。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红楼梦》第六三回:「那葵官本是常刮剃短发,好便于面上粉墨油彩,手脚又伶便,打扮又省一层手。」
3.工夫、力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多多益善,母多丹多,省得再费手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钱,费了多少手脚,只骗得七千银子,未免小题大做了。」
4.本领、武艺。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这孩子手脚来的不中,我只是走的乾净。」《水浒传》第七回:「俺且走上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5.排场。《绿野仙踪》第五四回:「晚生去年领了大爷的七百银子,原欲托大爷的洪福,多赚几个钱,不意新财东手脚大,将本银乱用。」
6.诡计,暗中耍弄的手段。《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及至告到官司,又被那人弄了些手脚,反问输了。」《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后来手脚做的越多,胆子越大;老头子这趟差使弄来的钱,足足有八九成到他儿子手里了。」也作「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