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0,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手涴
手顽
手枪
手镘
手轮
手笼
手伎
手鼓
手钏
手绣
食手
散手
染手
烧手
刻手
《分类字锦》:手涴
刘克庄 生怕将军手涴靴,安能柔软舞灵和。
分类:
《韵府拾遗 删韵》:手顽(手顽)
姚合诗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國語辭典》:手枪(手槍)  拼音:shǒu qiāng
武器名。指枪管短,枪型较为袖珍的枪。便于射击,可单手使用。旧称为「拳铳」。种类甚多,著名的有左轮、白朗宁等。
《漢語大詞典》:手镘(手鏝)
以手持镘。谓作泥水工。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丧其土田,手鏝衣食,餘三十年。”
《高级汉语词典》:手轮  拼音:shǒu lún
手操作的轮子
《國語辭典》:手笼(手籠)  拼音:shǒu lóng
冬天暖手之物。形如笼,两边开口。
《漢語大詞典》:手伎
见“ 手技 ”。
《國語辭典》:手技  拼音:shǒu jì
1.手艺。《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
2.伶人杂耍。《通俗编。俳优》:「撮弄亦名手技,即俚俗所谓做戏法也。」
《國語辭典》:手鼓  拼音:shǒu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形状呈扁圆形,单面蒙皮,多为蟒蛇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各地、各民族称谓不同,形制也稍有差别。流行于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常用于歌舞伴奏及器乐合奏。在中东和中亚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手鼓乐器。
《漢語大詞典》:手钏(手釧)
手镯。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郑夫人 将随身簪珥手釧,尽数解下,送与老尼为陪堂之费。”
分類:手镯
《韵府拾遗 宥韵》:手绣(手绣)
袁桷诗佳人蓬鬓不下堂手绣孤凤横匡床
《漢語大詞典》:食手
厨师。宋史·礼志十一:“望自今委御厨取亲享庙日所上牙盘例,参以四时珍膳,选上局食手十人,赴庙饌造。”
分類:厨师
《國語辭典》:散手  拼音:sǎn shǒu
閒空著手,泛指空閒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三回:「一个家人夹了毡条,两个家人拿了拜匣,又有三四个散手跟的,前呼后拥。」
《漢語大詞典》:染手
插手,参与。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六:“我们是找工作做的人,重要的工作摆在面前,触目皆是,而却不让你染手,有良心的人谁个能够不苦闷呢?” 沙汀 《代理县长》:“他的神气显得十分忧惧,但代理县长立刻保证,说他决定不让那批‘烂绅’染手。”
分類:插手参与
《漢語大詞典》:烧手(燒手)
(1).烧指。佛教徒自烧其手,以示忓罪献身。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弟子居士 徐普拔 潘普成 等九人,求输己命,愿代宗师。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烧手。”
(2).棘手,难以处理。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况且他自幼儿就自己为难惯了自己的了……因此一进 安 家门,便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烧手的大难题目。”
《漢語大詞典》:刻手
(1).雕、刻的技法。 明 屠隆 《考槃馀事·帖笺》:“《百一帖》, 宋 王曼庆 刻,笔意清遒,雅有胜趣,但刻手不精。”
(2).指雕刻者。 阿英 《〈察哈尔窗花〉叙记》:“画稿无论怎样精美,如果剪手或刻手不好,往往会弄得很拙劣。相反,画稿并不好,只要遇到剪刻的高手,也很可能剪切得极精致。”
分類:雕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