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张牙舞爪(張牙舞爪)  拼音:zhāng yá wǔ zhǎo
1.形容猛兽发威的凶相。《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化为八只吊睛老虎,张牙舞爪,来攫真人。」
2.比喻张扬作势,猖狂凶恶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著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她就站起来满地张牙舞爪的说道:『说这不当著他们两老儿的么?』」也作「舞爪张牙」。
《漢語大詞典》:无所错手足(無所錯手足)
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错手足。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亦作“ 无所措手足 ”。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兵恃食,食恃漕运,漕运一亏,朝廷无所措手足。” 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牍序》:“繫断严酷,文深网密,使人无所措手足。”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五:“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死尸,简直无所措手足,不知怎么办才好。”亦省作“ 无所措手 ”。宋书·武帝纪上:“不如屯大众於 覆舟山 以待之。彼空行二百里,无所措手。”
《國語辭典》: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  拼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全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传》第四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何伤乎!且请坐。」
《漢語大詞典》:四逆
中医学名词。也叫厥冷、手足逆冷。指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有寒热之分。可见于伤寒等病症。
《国语辞典》:手足之雅  拼音:shǒu zú zhī yǎ
兄弟之情如同手足。《幼学琼林。卷二。兄弟类》:「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须贻同气之光,毋伤手足之雅。」
《国语辞典》:舞蹈病  拼音:wǔ dào bìng
一种发作时会使手足或身体其他部位不自主的扭曲、舞动或颤抖的神经性疾病。
《國語辭典》:肝风(肝風)  拼音:gān fēng
中医上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引发头晕目眩,四肢抽搐,口眼歪斜等病症。也称为「肝风内动」。
《漢語大詞典》:凤凰晒翅(鳳凰曬翅)
唐 代酷吏所设的刑罚名。以横木关手足而转之。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皆狼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每讯囚,必……遣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犊子悬驹、驴儿拔橛、凤凰晒翅,獮猴钻火。”亦称“ 凤晒翅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 推事使 索元礼 ,时人号为‘ 索 使’。讯囚作铁笼头……又为‘凤晒翅’、‘獮猴钻火’等。”
《漢語大詞典》:福手福足
隋 唐 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 宋 王溥 唐会要·议刑轻重“ 贞观 十六年七月勅: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原注:“自 隋 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
《漢語大詞典》:鸡爪风(雞爪風)
亦作“ 鸡爪疯 ”。 因风湿性关节炎形成的手足拘挛、无法伸展的疾病。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狗沁歌嚎了几声,鸡爪风扭了半边。”《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筋挛》“产后筋挛鸡爪风”:“产后筋脉拘挛疼痛,不能舒展,俗名鸡爪风。” 克非 《春潮急》二七:“读着读着, 文如仁 那皮肤白净的手,发起鸡爪疯来。”
《漢語大詞典》:瘑疮(瘑瘡)
生于手足间的疽疮。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二·诸疮上:“瘑疮生手足间,相对生,如茱萸子,疼痒浸淫,久则生虫。”《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瘑疮》:“瘑疮每发指掌中,两手对生茱萸形,风湿痒痛津汁水,时好时发久生虫。”
分類:手足
《漢語大詞典》:害釱
古时禁锢人手足的刑具。管子·幼官:“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则交寒害釱。” 戴望 校正:“‘害’当从 刘 説读为‘辖’……盖‘辖’与械音近,‘釱’与桎音近。周礼·掌囚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梏亦械类。以是推之,则此亦当云‘在手曰辖,在足曰釱’矣。”
《國語辭典》:亲如手足(親如手足)  拼音:qīn rú shǒu zú
形容如手足一般亲密。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将兄命亏。」
《國語辭典》:爬竿  拼音:pá gān
一种传统竞技。源于汉代寻橦、宋朝立竿等节目。可分为三类:一、将竹竿顶在头上。也称为「戴竿」、「顶竿」。二、立长竿于地上,由一人或数人爬上竿顶表演。三、长竿竖立于肩部。至今仍列入体技训练项目。也称为「杠竿」、「夯竿」。
《漢語大詞典》:骈踬(駢躓)
谓手足不仁。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汉 赵岐 注:“是故 禹 稷 駢躓, 周公 仰思。”
分類:手足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