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扁鹊


《史记》卷一○五《扁鹊列传》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

例句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李嘉祜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典故
扁鹊起虢

相关人物
扁鹊


《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2788~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末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凿』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 ,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凿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閒,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例句

董奉活燮,扁鹊起虢。 李瀚 蒙求

典故
见垣一壁

相关人物
扁鹊


《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2785~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彊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郤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末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镴,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國語辭典》:扁鹊(扁鵲)  拼音:biǎn què
春秋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唯《史记》所载扁鹊故事,则非一人,而以扁鹊为良医的代称。因居于卢国,故也称为「卢医」。《列子。汤问》:「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文选。枚乘。七发》:「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漢語大詞典》:华扁(華扁)
古代名医 华佗 、 扁鹊 的并称。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难》《素》透玄旨,鍼砭能起殭。可并 华 扁 跡,可联 和 缓 芳。”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考 中国 神农 以至 华 扁 ,实为西医剖割之祖。”
《漢語大詞典》:秦医(秦醫)
(1).指 扁鹊 。古之良医。尸子·治天下:“弱子有疾,慈母之见 秦 医也,不争礼貌。”韩非子·说林下:“ 秦 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
(2).泛指良医。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南中污下,遂得气疾,先大夫怜其寖剧,命访 秦 医。”
分類:扁鹊良医
《漢語大詞典》:仓扁(倉扁)
仓公 扁鹊 的并称。一为 汉 代人,一为 春秋 时人,均为名医。因亦以泛称良医。 宋 文天祥 《病愈简刘小村》诗:“风月真 仓 扁 ,招呼入屋频。” 宋 何梦桂 《赠术士邵易庵》诗:“得医为 仓 扁 ,得法为轨革。”
分類:扁鹊
《國語辭典》:卢医(盧醫)  拼音:lú yī
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参见「扁鹊」条。后泛称良医。如:「妙手卢医」。
《漢語大詞典》:扁卢(扁盧)
泛指名医。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又称 卢医 ,故云。 明 张居正 《杂著》:“元气虚弱,年力衰惫,一有病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 扁卢 ,无可奈何。”参见“ 扁鹊 ”。
《國語辭典》:扁鹊(扁鵲)  拼音:biǎn què
春秋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唯《史记》所载扁鹊故事,则非一人,而以扁鹊为良医的代称。因居于卢国,故也称为「卢医」。《列子。汤问》:「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文选。枚乘。七发》:「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漢語大詞典》:和鹊(龢鵲)
古代名医 和 与 扁鹊 的并称。 汉 班固 《答宾戏》:“ 和 鹊 发精於鍼石。”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抱痼疾而言精 和 鹊 之技,屡奔北而称究 孙 吴 之筭,人不信者,以无效也。”南史·徐文伯传论:“ 徐氏 妙理通灵,盖非常所至,虽古之 和 鹊 ,何以加兹。”参见“ 和扁 ”。
医和 与 扁鹊 的并称。汉书·叙传上:“ 龢 鹊 发精於鍼石, 研 桑 心计於无垠。” 颜师古 注:“ 和 , 秦 医和 也。 鹊 , 扁鹊 也。”
分類:名医扁鹊
《漢語大詞典》:和扁
古代良医 和 与 扁鹊 的合称。汉书·艺文志:“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鹊 、 秦和 。” 颜师古 注:“ 和 秦 医名也。” 唐 刘禹锡 《谢赐广利方表》:“长驱 和 扁 ,高视 农 轩 。”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访 和 扁 以制度,招 桐 雷 使炮炙。” 清 金农 《横山田庐独吟》:“松下百骸轻,清风胜 和 扁 。”
分類:良医扁鹊
《漢語大詞典》:越人
(1).疏远的人。《商君书·修权》:“故 尧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宋 苏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
(2).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人 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 吴 客漫陈《豪士赋》,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久不晤,岂精 越人 术耶?”
《漢語大詞典》:四圣(四聖)
(1).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昔 黄帝 ,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过》:“ 尧 、 舜 、 禹 、 汤 ,四圣敦仁,允施德音,民安无穷,旅人相望,未同朝乡。”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伏羲 、 轩辕 ( 黄帝 )、 高辛 ( 帝喾 )、 禹 。云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图, 轩辕 受符, 高辛 受天经, 夏禹 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於河渚,故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礼记·保傅》载, 成王 中立而听朝, 周公 常立于前, 太公 常立于左, 召公 常立于右, 史佚 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唐 代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医家称 黄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鹊 )、 张机 为“四圣”。 清 黄元御 著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7).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8).佛教语。禅林称 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大势至菩萨 、 大海众菩萨 为“四圣”。
《漢語大詞典》:卢扁(盧扁)
即古代名医 扁鹊 。因家于 卢国 ,故又名“卢扁”。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口不能言臆对,虽 卢扁 药石难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我这病 卢扁 也医不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医者闻之曰:‘是形神已离,虽 卢扁 莫措矣。’” 清 方文 《麻城赠枯木大师四十八韵》:“末俗有通病, 卢扁 难以痊。”参见“ 卢医 ”。
分類:名医扁鹊
《國語辭典》:卢医(盧醫)  拼音:lú yī
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参见「扁鹊」条。后泛称良医。如:「妙手卢医」。
《國語辭典》:药王(藥王)  拼音:yào wáng
1.治病用药如神的人。旧时民间尊奉神农、扁鹊、孙思邈、韦古道或韦善俊等为药王。
2.药王菩萨的简称。参见「药王菩萨」条。
《漢語大詞典》:和扁
古代良医 和 与 扁鹊 的合称。汉书·艺文志:“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鹊 、 秦和 。” 颜师古 注:“ 和 秦 医名也。” 唐 刘禹锡 《谢赐广利方表》:“长驱 和 扁 ,高视 农 轩 。”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访 和 扁 以制度,招 桐 雷 使炮炙。” 清 金农 《横山田庐独吟》:“松下百骸轻,清风胜 和 扁 。”
分類:良医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