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13,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所愿
所归
所存
所长
所向
失所
所难
所之
所望
公所
所由
所从
所出
所生
所司
《漢語大詞典》:所愿(所願)
(1).愿望;希望。《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孔子 也。” 晋 陶潜 《闲情赋》:“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
(2).指愿意去的地方。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漢語大詞典》:所归(所歸)
(1).归依;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2).归向;归属。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汉 班彪 《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3).称赞。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漢語大詞典》:所存
谓心志所在。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朱熹 集注:“心所存主处。” 明 方孝孺 《戆窝记》:“余少慕古之戇者,欲起 长孺 、 子布 与之交而不可得,则思博交海内之士,以观其所存。”
《國語辭典》:所长(所長)  拼音:suǒ zhǎng
一所的负责人。如:「卫生所所长」、「研究所所长」。
《國語辭典》:所长(所長)  拼音:suǒ cháng
专精的技能。《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立言必雅,未尝显其所长,持论从容,未尝言人所短。」
《漢語大詞典》:所向
(1).谓所指向的地方。 汉 蔡琰 《悲愤诗》:“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濶,真堪託死生!”
(2).犹去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及夜,果失 隐娘 所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 刘 使人寻之,不知所向。”
《國語辭典》:失所  拼音:shī suǒ
1.无处安身。《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自丧乱以来,民人失所。」
2.失宜、失当。《旧唐书。卷九八。李元纮传》:「户部侍郎杨玚、白知慎坐支度失所,皆出为剌史。」《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今表兄荣任闽中,贤昆玉同去,愚表弟倒觉失所了。」
《漢語大詞典》:所难(所難)
谓难以做到(的事)。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难,官才任贤,羣善必举。”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实惟太尉, 刘 宗以安,挟功震主,自古所难。”此指难以自处。
《漢語大詞典》: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分類:所之
《漢語大詞典》:所望
期望。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权 遣 周瑜 、 程普 等水军数万,与 先主 并力与 曹公 战於 赤壁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儻能屈威,诚副其所望。”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僦舍经三十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
分類:所望期望
《國語辭典》:公所  拼音:gōng suǒ
处理某一地区公众事务的场所。如市公所、乡公所、镇公所。
《國語辭典》:所由  拼音:suǒ yóu
1.事理的缘由。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之所由兴也。」《南史。卷四八。列传。陆杲》:「出为临川内史,将发,辞武帝,于坐通启,求募部曲。帝问何不付所由呈闻。」
2.巡逻的吏卒。唐。裴諴 新添声杨柳枝。独房莲子没人看词:「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走去转湾巷口,叫将四个人来,是本地方所由。」
《漢語大詞典》:所由官
亦省作“ 所由 ”。 犹言有关官吏。因事必经由其手,故称。 南朝 至 唐 宋 常用此语。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妇人无閫外之事,贺及问讯牋什,所由官报闻而已。”南史·沈炯传:“表求归养,詔不许。 文帝 嗣位,又表求去。詔答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丞相不应许所由官呫囁耳语。” 胡三省 注:“京尹任烦剧,故 唐 人谓府县官为‘所由官’。 项安世 《家説》曰:‘今坊市公人谓之所由。’”“所由”一词,资治通鉴屡见,所指各异, 胡三省 皆随文作注。 唐 人笔记、小说中亦常用此词,有:“度支所由”、“虞候所由”、“军停所由”、“干事所由”、“乡所由”等等,皆为亲事之官,而以指吏人者为多。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所由》
分類:官吏经由
《漢語大詞典》:所从(所從)
所向;所往。 唐 李正辞 《赋得白云起封中》:“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唐 吴筠 《游庐山五老峰》诗:“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自然符幽情,瀟洒愜所从。”
分類:所从所向
《漢語大詞典》:所出
(1).从何而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 李善 注:“言卒然復有惊愕之异物,从旁而出,不知所从来。”
(2).谓出主意。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3).指出产的物品。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亦指生育的子女。红楼梦第九五回:“但 元妃 并无所出,惟諡曰 贤淑贵妃 。”
《國語辭典》:所生  拼音:suǒ shēng
1.父母。《诗经。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诞生。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
《國語辭典》:所司  拼音:suǒ sī
1.主管长官。唐。陈子昂 上蜀川军事:「陛下若以此奏非虚,或可采者,请勒臣付所司对议得失。」
2.经管的事物。《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设官分职,各有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