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镕解热(镕解热)  拼音:róng jiě rè
一单位质量的纯物质在熔点时由固体转变为同温度液体所需吸收的热量。现已不使用,应称为「熔化热」。
《国语辞典》:赶趟儿(赶趟儿)  拼音:gǎn tàng ér
1.在市集或赛会时,大家争先恐后去参加,北方人称为「赶趟儿」。如:「迎神赛会到了,他们又赶趟儿去了。」
2.凑热闹,或适逢所需的意思。如:「大冷天,穿这袄儿还真是赶趟儿呢!」
3.来得及。如:「你不必急,明天走也还赶趟儿。」
《漢語大詞典》:高频头
又称“高频调谐器”。电视机中用来接收、选频、调谐与放大所需超高频信号,并变换成中频信号的部件。通常装成一个屏蔽的独立单元,故名。要求与天线馈线匹配良好,具有够宽的通频带,本振稳定,交叉调制小,噪声小,增益高,并具有自动增益控制。
《漢語大詞典》:各取所需
各人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巴金 《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國語辭典》:各得其所  拼音:gè dé qí suǒ
本指各获所需,各如所愿。语出《易经。系辞下》:「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后比喻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战国策。秦策三》:「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万物各得其所。」《红楼梦》第五八回:「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漢語大詞典》:舵机
改变船舶航行方向时,将舵转至所需角度的装置。通常安装于船舶的尾部,由驾驶人员在驾驶台上通过操纵装置和传动装置远距离操纵。有电力式、液压式、电动液压式和机械式等多种。
《漢語大詞典》:机务段(機務段)
管理铁路机车运用和维修的组织。有配属的机车及保养维修机车所需的设备。负责检修机车,组织有关机务的各项工作。
《國語辭典》:寄费(寄費)  拼音:jì fèi
寄递信件、物品等所需的费用。如:「请先代垫寄费,下次再一起还你。」
《国语辞典》:回归年(回归年)  拼音:huí guī nián
地球由春分点出发回到春分点所需时间。一回归年等于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五点一九秒。
《漢語大詞典》:管顿(管頓)
犹供顿。供应食宿及行旅之所需。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仆马》:“奴要白饭,马要青芻,都不备一些子,叫俺管顿,好不頽气也。”
《國語辭典》:产褥期(產褥期)  拼音:chǎn rù qí
妇女分娩后调养身体,使生殖器官恢复的时期,约六周左右。此时期应注意充分休息、均衡营养及个人卫生。也称为「产蓐」。
《國語辭典》:半衰期  拼音:bàn shuāi qí
物质经化学反应或核反应至初始浓度的一半量时所需的时间。如氚的半衰期约为十二年。也称为「半生期」。
《漢語大詞典》:半决赛
淘汰赛的倒数第二轮比赛,四个人或四个队分成对安排在两场比赛中,由胜者进入决赛
为淘汰到最后参加决赛所需要的人数而进行的一系列比赛(例如田径项目的比赛)
《國語辭典》:调幅(調幅)  拼音:tiáo fú
振幅调变(Amplitude Modulation,AM)的简称,为电子通讯中常使用的一种讯号调变传输方法,常用于无线电载波通讯。在振幅调变中,其射频载波之频率维持不变,而振幅则随著调变讯号电压之大小而成比例变化。
《漢語大詞典》:顶头银两(頂頭銀兩)
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 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 顶银 ”。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 顶首 ”。
《國語辭典》:顶首(頂首)  拼音:dǐng shǒu
出钱承受他人的职业或财产。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其四,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父传之子,兄传之弟。」也作「顶收」、「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