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擒戮
活捉处死。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 李师道 苞藏祸心,暴露逆节,罪盈恶稔,众叛亲离,未劳师徒,自取擒戮。”
分類:活捉处死
《漢語大詞典》:剪戮
剪除斩杀。南齐书·东昏侯纪论:“ 东昏侯 亡德横流,道归拯乱,躬当翦戮,实启太平。” 唐 李德裕 《太原状》:“若兵力可及,便须翦戮。”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申明阶级,翦戮桀黠,以立军法。”
分類:剪除斩杀
《國語辭典》:戮尸(戮屍)  拼音:lù shī
斩辱死者的尸体,作为惩罚生前的罪恶。《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王敦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崔杼、王淩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三国演义》第二回:「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
《漢語大詞典》:戮死
受戮而死。管子·大匡:“﹝ 鲁庄公 ﹞左揕 桓公 ,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於君前!’”韩非子·奸劫弑臣:“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此 商君 之所以车裂於 秦 ,而 吴起 之所以枝解於 楚 者也。” 唐 韩愈 《故金紫光禄大夫董公行状》:“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
《漢語大詞典》:剿戮
戮灭;杀戮。宋书·臧质传:“自知愆深衅重,必貽剿戮。”明史·陈怀传:“ 革儿骨 贼復聚生苗邀战。击破之,剿戮殆尽。”
分類:杀戮
《國語辭典》:夷戮  拼音:yí lù
诛杀。《晋书。卷四六。刘颂传》:「故君子得全美以善事,不善者必夷戮以警众,此为政诛赦之准式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分類:杀戮
《漢語大詞典》:遭戮
遭受杀戮。 明 徐元《八义记·阴陵相会》:“只为你全家遭戮,空交我两泪盈眸。”《封神演义》第二二回:“孤朝天子,算有七年之厄,不料长子 邑考 为孤遭戮,此乃天数。”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六七回:“左丞 卢斐 、 李庶 ,及都督 韩哲 ,俱无罪遭戮。”
分類:遭受杀戮
《漢語大詞典》:戮人
受过刑罚的罪人。《商君书·算地》:“故圣人之为治也,刑人无国位,戮人无官任。” 唐 元稹 《论教本书》:“彼 赵高 者,诈宦之戮人也。”
《漢語大詞典》:罪戮
罪诛。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先主 大怒,将加罪戮。”北史·高聪传:“及 皓 见罪戮, 聪 以为死之晚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之非笑,忘其身之陷於罪戮,呶呶其言,其不容已者也。”
《漢語大詞典》:斩戮(斬戮)
斩杀;杀戮。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近 魏讽 伏诛 建安 之末, 曹伟 则斩戮 黄初 之始。”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元年:“ 晞 至 青州 ,以严刻立威,日行斩戮,州人谓之‘屠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适 明亮 兵截其后队, 惠龄 、 庆成 等骑兵截其前队,各有斩戮。”
分類:斩杀杀戮
《漢語大詞典》:残戮(殘戮)
亦作“ 残僇 ”。 残杀;杀害。《后汉书·襄楷传》:“ 杜众 乞死,谅以感悟,圣朝曾无赦宥,而并被残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寃。”宋书·徐羡之传:“己等三人,同受顾命,岂可相残戮?”明史·高巍传:“子孙为天子,而弟与子遭残戮,其心安乎?” 清 刘大櫆 《义士吴君传》:“ 闽 寇突至,城且破,君为倡,率少壮,力为防御,而 乐安 得免残僇。”
分類:残杀杀害
《漢語大詞典》:戮民
(1).犹戮人。受过刑罚的罪人。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 丘 ,天之戮民也。’” 成玄英 疏:“刑戮之人也。”管子·立政:“刑餘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连乘车。”
(2).指受压迫、残害的人。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念烝民之同柢,岂彼回部当为戮民?”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呜呼! 中国 人之为戮民久矣!天戮之,人戮之,暴君戮之,污吏戮之,异族戮之。”
《漢語大詞典》:殄戮
杀戮。书·召诰:“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 曾运乾 正读:“殄戮用乂民者,犹言用刑杀治民也。” 唐 柳宗元 《贞符》:“大盗豪据,阻命遏德,义威殄戮,咸坠厥绪。”
分類:杀戮正读
《漢語大詞典》:重戮
严酷的杀戮。 汉 徐干 中论·亡国:“﹝ 王莽 ﹞胁之以峻刑,威之以重戮,贤者恐惧,莫敢不至。”
分類:严酷杀戮
《漢語大詞典》:天戮
谓上天的诛戮。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廿二史感应录采张悌事》:“谓凡彼临阵捐躯之士,俱属上干天戮之人。”
分類:上天诛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