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17,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戒涂
戒杀
禁戒
戒心
戒香
戒贪
誓戒
戒励
戒酒
至戒
酒戒
戒子
戒旦
戒道
戒晨
《國語辭典》:戒涂(戒塗)  拼音:jiè tú
出发,准备起程。《晋书。卷三八。文六王传。齐王攸等传。史臣曰》:「遂乃褫龙章于衮职,徙侯服于下藩,未及戒涂,终于愤恚,惜哉!」也作「戒途」。
《漢語大詞典》:戒途
亦作“ 戒涂 ”。
(1).出发,准备上路。晋书·文六王传论:“遂乃褫龙章於袞职,徒侯服於下藩,未及戒涂,终於愤恚,惜哉!”周书·文帝纪上:“自大都督臣 岳 殁后,臣频奉詔还闕,秣马戒途,志不俟旦。” 唐 张文琮 《昭君怨》诗:“戒途飞万里,回首望 三秦 。” 明 宋濂 《送和赞善北归》诗序:“盖生逢有道之朝,皇上执孝道以御天下,故 希文 朝有请而夕戒涂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轶事》:“而生亦年至耳顺矣,因束装思归,戒途有日。”
(2).戒备于途。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时土匪未靖,行旅戒途。”
《漢語大詞典》:戒杀(戒殺)
戒除杀生。《嫏嬛记》卷上引《魏生禁杀录》:“ 薛嵩 性慈戒杀,即微细如虱,亦不害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佛説戒杀,还説杀一物,要填还一命。”
分類:戒除杀生
《國語辭典》:禁戒  拼音:jìn jiè
刑法规定非法施打毒品、吸食迷幻药或酗酒的人,得令入相当处所,如烟毒勒戒所、公私立医院等专门机构,施以勒戒,称为「禁戒」。
《國語辭典》:戒心  拼音:jiè xīn
戒备、警惕之心。《管子。君臣下》:「戒心形于内,则容貌动于外矣。」唐。元结〈元谟〉:「吾其颂昌人之道,为戒心之宝。」
分類:戒备警惕
《漢語大詞典》:戒香
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南朝 齐 张公礼 《龙藏寺碑》:“戒香恒馥,法轮常转。” 唐 司空图 《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启祕藏而演毗尼,熏戒香以消烦恼。”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远望玉毫光,礼慈容,拈戒香,良人汗漫游禽尚,何曾裹粮,萧条布裳。”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
《分类字锦》:戒贪(戒贪)
卢谕弹棋赋伊众趣之无极谅所戒以唯贪又张廷圭弹棋赋唯智是役唯贪是慎
分类:弹棋
《漢語大詞典》:誓戒
(1).约束训戒。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 郑玄 注:“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礼也。” 林尹 今注:“誓戒,约束警戒之也。祭祀大事,恐其失礼,先告之以失礼之刑而誓戒之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誓戒大臣,大祀攸举。”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听其言也厉:“居官则告諭可以当鞭朴,行师则誓戒可以当甲兵,此之谓‘听其言也厉’。”
(2).约束训戒的言辞。清史稿·礼志一:“大祀前三日,帝致斋大内,颁誓戒。辞曰:‘惟尔羣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
《漢語大詞典》:戒励(戒勵)
告诫勉励。 宋 范仲淹 《答手诏五事》:“詔旨谓将臣不和如何制?枢密院先因 许怀德 、 张亢 不协,曾指挥戒励。”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通判 ﹞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太祖 闻而患之,下詔书戒励,使与长吏协和。”
《國語辭典》:戒酒  拼音:jiè jiǔ
禁绝饮酒。《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众官今日尽此一醉,明日都各戒酒,帮我守城。」
《漢語大詞典》:至戒
亦作“ 至诫 ”。
(1).犹深戒。《孔子家语·三恕》:“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於坐侧。”《后汉书·梁冀传》:“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高爵厚宠,鲜不致灾。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为至戒。”后汉书·杨终传:“今君地位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2).最恳切的告诫。《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愿王寳精神,加供养,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分類:恳切告诫
《國語辭典》:酒戒  拼音:jiǔ jiè
饮酒的禁戒。金。李纯甫 杂诗六首之五:「酒戒何曾破?诗魔先已降。」
分類:对酒
《漢語大詞典》:戒子
见“ 戒指 ”。
《國語辭典》:戒指  拼音:jiè zhǐ
套在手指上的环形饰物。《红楼梦》第三二回:「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与袭人。」也称为「指环」、「约指」。
《國語辭典》:戒旦  拼音:jiè dàn
1.警告人天将破晓。《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赵至传》:「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唐。萧至忠〈三会寺应制〉诗:「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2.等待黎明。《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分類:黎明报晓
《漢語大詞典》:戒道
登程,出发上路。周书·刘璠传:“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 璠 即号泣戒道,絶而又苏。”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应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宋 秦观 《祭监税主簿文》:“西风萧颯,长夜凄凉,灵车戒道,丹旐飞扬。”
《漢語大詞典》:戒晨
报晓警睡。周礼·地官·鼓人“凡军旅夜鼓鼜” 汉 郑玄 注:“司马法曰:‘昬鼓四通为大鼓,夜半三通为戒晨,旦明五通为发昫。’”原作“晨戒”,据 阮 校改正。 宋 冯可迁 《〈对床夜语〉序》:“时将夜半,翦烛疾读,不能去手,大类 葛常之 韵语阳秋,鸡戒晨而毕。”参见“ 戒旦 ”。
《國語辭典》:戒旦  拼音:jiè dàn
1.警告人天将破晓。《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赵至传》:「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唐。萧至忠〈三会寺应制〉诗:「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2.等待黎明。《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分類:黎明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