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17,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戒寒
戒定
自戒
申戒
训戒
戒谨
戒期
垂戒
戒途
戒约
五戒
具戒
明戒
教戒
示戒
《漢語大詞典》:戒寒
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国语·周语中:“駟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韦昭 注:“戒寒,谓霜降以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 唐 陈子昂 《谢赐冬衣表》:“当戒寒之初候,沐挟纊之殊荣。”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转眼长夏已过,又是新秋,清风戒寒。” 蔡有守 《九日寄刘三》诗:“衝节驰诗何限意,戒寒怜菊未成黄。”
《漢語大詞典》:戒定
佛教语。制身为戒,慎心为定。 唐 道宣 《净心诫观法》二:“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 唐 王维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诗:“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
《漢語大詞典》:自戒
自我警惕。《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汉 张衡 《上陈事疏》:“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 宋 陈亮 《问答下》:“得其性而有以自勉,失其性而有以自戒。”
分類:自我警惕
《漢語大詞典》:申戒
告诫。史记·历书:“年耆禪 舜 ,申戒 文祖 ,云:‘天之历数在尔躬。’”晋书·武帝纪:“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时但下詔,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然竟不能革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又日申戒其民曰:‘勉为之,不可失也。’”
分類:告诫
《漢語大詞典》:训戒(訓戒)
见“ 训诫 ”。
分類:训戒
《國語辭典》:训诫(訓誡)  拼音:xùn jiè
1.教导劝诫。如:「他决定听从母亲的训诫,改过自新。」
2.少年管训处分中一种较轻微的刑罚。由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法庭内执行,以当面劝导的方式,告诉受训诫者错在哪里,以及该如何改过等。训诫后,再令少年写悔过书,并请其父母等注意管教孩子。
《漢語大詞典》:戒谨(戒謹)
犹戒慎。小心谨慎。 宋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於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於彼者矣。” 明 李贽 《答耿司寇》:“自敬伊何?戒谨不覩,恐惧不闻,毋自欺,求自慊,慎其独。”
《漢語大詞典》:戒期
定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十日,三路大兵十餘万俱集,戒期入 滇 。” 清 冯桂芬 《续郡志记兵》:“凡西人攻城,先一日戒期,旦则发大礮坏其城……死士鼓鋭以济,於烟焰中登陴入,必与戒期合。”
分類:戒期定期
《漢語大詞典》:垂戒
亦作“ 垂诫 ”。
(1).垂示警戒。 唐 司空图 《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於诸侯,如欲垂诫,即书於 周 史可矣。”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若夫子意在垂戒,一二篇足矣,何取於多若是。”
(2).留给后人的训戒。 唐 韩愈 《答张彻》:“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宋 王禹偁 《官醖》:“彝酒垂诫,羣饮圣所戮。”明史·后妃传赞:“曰:‘闲有家,悔亡。’苟越其闲,悔将无及。圣人之垂戒远矣哉。”
《漢語大詞典》:戒途
亦作“ 戒涂 ”。
(1).出发,准备上路。晋书·文六王传论:“遂乃褫龙章於袞职,徒侯服於下藩,未及戒涂,终於愤恚,惜哉!”周书·文帝纪上:“自大都督臣 岳 殁后,臣频奉詔还闕,秣马戒途,志不俟旦。” 唐 张文琮 《昭君怨》诗:“戒途飞万里,回首望 三秦 。” 明 宋濂 《送和赞善北归》诗序:“盖生逢有道之朝,皇上执孝道以御天下,故 希文 朝有请而夕戒涂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轶事》:“而生亦年至耳顺矣,因束装思归,戒途有日。”
(2).戒备于途。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时土匪未靖,行旅戒途。”
《漢語大詞典》:戒约(戒約)
(1).如戒约束。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诸骨肉各安吉,相次专差人去存问也,互相戒约,勿烦州县。”
(2).戒律。 明 李贽 《豫约·早晚礼仪》:“寧可无人守塔,不可容一不守戒约之僧。”
分類:戒律约束
《國語辭典》:五戒  拼音:wǔ jiè
1.佛教戒律之一。为佛教徒应持守的五项戒律。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长阿含经》卷二:「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2.在家人。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四出:「自家乃是弥陀寺中一个五戒便是。」
《國語辭典》:具戒  拼音:jù jiè
具足戒的简称。参见「具足戒」条。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國語辭典》:具足戒  拼音:jù zú jiè
佛教戒律之一。指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四分律》卷三四:「世尊告阿难:『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简称为「具戒」。
《漢語大詞典》:明戒
见“ 明诫 ”。
《漢語大詞典》:明诫(明誡)
亦作“ 明戒 ”。 明白告诫;明训。汉书·谷永传:“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后汉书·樊宏传:“吾非不喜荣埶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夫‘作威作福’,之明诫。”
分類:明白告诫
《漢語大詞典》:教戒
教导和训戒。吴子·治兵:“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赵操》:“屡加教戒,终莫改悔。”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黄大王》:“儿随姑父母舟中,更以弄水为乐,其姑夫屡次教戒,顽梗如故。”
《漢語大詞典》:示戒
表示儆戒。明史·宦官传一·魏彬:“ 世宗 习见 正德 时宦侍之祸,即位后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