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故我  拼音:gù wǒ
旧日的我。如:「依然故我」。也作「故吾」。
分類:过去
《韵府拾遗 哿韵》:告我
战国策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
《韵府拾遗 哿韵》:舍我(舍我)
柳宗元梓人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國語辭典》:忘我  拼音:wàng wǒ
原指超乎自我。语本《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晋。郭象。注:「吾丧我,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识哉!」后亦指因公而忘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成名在乎无私,故在当而忘我。」
《國語辭典》:我曹  拼音:wǒ cáo
称包括自身在内的若干人。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唐。李颀〈送陈章甫〉诗:「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分類:我们
《骈字类编》:得我
淮南子自得则天下亦得我矣
《漢語大詞典》: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漢語大詞典》:四相
佛教以离、合、违、顺为四相。《楞严经》卷三:“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分類:佛教四相
《國語辭典》:四相  拼音:sì xiàng
佛教用语。佛教谓无常现象的四种特徵。如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离、合、违、顺。南朝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分類:诸葛亮
《韵府拾遗 哿韵》:呼我
邾经诗张公小队呼我饮风色偃髯寒气凛
《国语辞典》:我军(我军)  拼音:wǒ jūn
我方的军队。《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四》:「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分类:我方军队
《韵府拾遗 支韵》:我疑
嵇康诗何意世多艰虞人来我疑
《韵府拾遗 哿韵》:要我
张咏诗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
《漢語大詞典》:彼我
他和我;彼此。 汉 扬雄 《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彼我易时,未知何如。”《晋书·王羲之传》:“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及 隋氏 受命,海内为家,国靡爱憎,人无彼我。”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九》:“甚至彼我间的是非爱憎,也免不了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
分類:彼此
《漢語大詞典》:我相
佛教语。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金刚经·大乘正宗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六:“捫蝨天机动,驱蚊我相生。”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止因俺师弟 玉通 ,我相未除,慾根尚掛,致使那 柳宣教 用 红莲 掇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漢語大詞典》:误我(誤我)
讹误。我,用同“ 譌 ”。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原其推戈反噬,事由误我。”一本作“ 误譌 ”。
分類:讹误
《韵府拾遗 哿韵》:迎我
张翥诗群仙迎我笑佩羽纷傞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