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2 【介绍】: 西汉东平陵人,字子夏。元帝王皇后庶弟。封成都侯。成帝时,穿城引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作乐。帝怒,商负斧质请罪,得免。永始二年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四年。病危,迁大将军,不久即死。谥景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 【介绍】: 西汉末魏郡元城人。王商之子,哀帝时封成都侯。王莽居摄二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莽,受命破之,拜步兵将军。莽即帝位,迁大司空,封隆新公。更始元年,因绿林军将领王凤、刘秀攻占昆阳,乃与司徒王寻征发郡兵四十二万进围之。大败,逃归洛阳。旋征还长安,拜大司马。绿林军攻入长安,被杀。
全汉文·卷六十
邑,凤第五弟商之次子。莽纂政,累迁至步兵将军,封成都侯。及篡位,以为大司空,封隆新公。昆阳败,还为大司马,战死渐台下。
刘成都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简介
刘成都,刘宇之孙,桃乡顷侯刘宣之子,桃乡侯刘立的兄弟。元始元年春封中山王。始建国元年正月贬为中山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236 【介绍】: 三国魏济阳定陶人,字公仁。汉末举孝廉,除瘿陶长、柏人令。袁绍以为参军事。后归曹操,汉献帝建安三年,任河南尹、冀州牧。累迁谏议大夫、司空,军祭酒。为曹操谋画,使受魏公、魏王之号。曹丕称帝,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徙侍中。明帝时,进爵乐平侯,官至司徒。卒谥定。
全三国文·卷二十五
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举孝廉,除瘿陶长柏人令。袁绍以为参军事,进魏郡太守,寻入朝,拜议郎。建安中除符节令,迁河南尹,又为冀州牧,徙徐州牧,又徙魏郡太守,拜谏议大夫,封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文帝即王位,拜将作大匠。及受禅,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徙封成都乡侯,拜太常,徙光禄大夫给事中,拜太仆。明帝即位,进爵乐平侯,转卫尉,拜司徒。卒年八十一,谥曰定侯。
《漢語大詞典》:杜甫草堂
又称浣花草堂。为 唐 杜甫 流寓 成都 时的故居。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 浣花溪 畔。内有工部祠、诗史堂等建筑和 杜甫 石刻像等遗迹。1954年建立 杜甫 草堂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 杨慎 《泛舟浣花东阜》诗:“ 扬雄 玄阁不寂寞, 杜甫 草堂天下稀。”
《漢語大詞典》:杜甫溪
即 浣花溪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因溪旁有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故居,故称。 元 虞集 《仁寿寺僧报生瑞竹》诗:“ 杜甫溪 头花匼匝, 孔明 庙里柏阑珊。”
《漢語大詞典》:浣花草堂
即 杜甫草堂 。位于 成都市 浣花溪 畔,故名。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 成都 乱罢气萧索, 浣花草堂 亦何有。”
《國語辭典》:浣花日  拼音:huǎn huā rì
每年四月十九日,蜀人多游宴于浣花溪,称为「浣花日」。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也称为「浣花天」。
《國語辭典》:宝成铁路(寶成鐵路)  拼音:bǎo chéng tiě lù
起自陕西省宝鸡县,西南经四川省广元县,而达成都市。沿途各地物产丰富,是四川北部的重要交通线。
分類:成都千米
《國語辭典》:貂裘换酒(貂裘換酒)  拼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晋人阮孚曾经以貂裘换取美酒。典出《晋书。卷四九。阮藉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劾,帝宥之。」后用以形容富贵者的豪放不羁。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漢語大詞典》:春夜喜雨
诗篇名。唐代杜甫作。描写在成都草堂所见的春夜细雨,通篇不用一个“喜”字,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心情。全诗措词生动精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尤为后人传诵。
《漢語大詞典》:乞措大
唐 时 成都 人对求官职的人的称呼。
《漢語大詞典》:三徙成都
相传 舜 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庄子·徐无鬼:“ 舜 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 邓 之虚,而有十万家。” 成玄英 疏:“ 舜 避 丹朱 ,又不愿众聚,故三度逃走,移徙避之。百姓慕德,从者十万,所居之处,自成都邑。” 晋 稽康 《难养生论》:“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亦作“ 三徙成国 ”。吕氏春秋·贵因:“ 舜 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漢語大詞典》:栾巴噀酒(欒巴噀酒)
东汉 成都 人 栾巴 ,精于道术,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说:“臣适见 成都 市上火,故臣漱酒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问之,果然。事见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后用为救火典。 五代 李瀚 《蒙求》:“ 欒巴 噀酒, 偃师 舞木。”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书所载不同:“世传 欒巴 噀酒水救火,而后汉书·方术传噀酒救火者 樊英 、 郭宪 ,横非 欒巴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