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成色  拼音:chéng sè
1.金、银器物或币饰中纯金、纯银的含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兑将进去,又要你找定兑头,又要你补勾成色,少一丝时,他则不发货。」《红楼梦》第五三回:「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
2.泛指材质。《红楼梦》第七七回:「因思跟贾政出门,便不肯拿出十分出色的新鲜衣履来,只拿那二等成色的来。」
3.体统。《金瓶梅》第五五回:「在丫环夥里,或是猜枚,或是抹牌,说也有,笑也有,狂的通没些成色,嘻嘻哈哈,也不顾人看见。」
《国语辞典》:合成色素  拼音:hé chéng sè sù
以人工制成的色素。用来提高商品价值、增进美观。可分为染色、印刷及食品加工用三种。因合成色素多有毒,故渐少使用。
《国语辞典》:成色剂(成色剂)  拼音:chéng sè jì
某类有机染料的中间体,可用来制作彩色感光材料。以黄、红、青三种为主。
《國語辭典》:折色  拼音:zhé sè
1.租税折算金钱。《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十七年,云南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也作「折徵」。
2.银子的成色。《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折色短少,不能足数。」
《國語辭典》:平水  拼音:píng shuǐ
1.流动缓慢,平静无波的河水。《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
2.河川名:(1)在山西省临汾县西南。《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一。山西三。平阳府》:「在府西南,源出平山,流至城西五里,汇为平湖,又西南流至襄陵城北,东入于汾,居民皆引溉田。」(2)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浙江四。绍兴府:「在府东南三十五公里,吴氏曰会稽县东南,又有一小江,源出大木山南,流合于剡溪。」
《國語辭典》:银色(銀色)  拼音:yín sè
1.银的成色。《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当下把租头、价银、戥银、银色、鸡、草、小租、酒水、画字、上业主,都讲清了。」
2.银白色。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大地。」
《國語辭典》:制钱(制錢)  拼音:zhì qián
由官家铸造通行的钱币,形状、重量、成色,历朝各有定制,称为「制钱」。《明史小史八一。食货志五》:「凡纳赎收税,历代钱、制钱各收其半;无制钱即收旧钱,二以当一。」《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二一四。户部。钱法》:「康熙二十三年议准,鼓铸制钱。每文重一钱。」
《國語辭典》:十足  拼音:shí zú
1.到达非常充足的程度。如:「活力十足」、「趣味十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那姓朱的,是官派十足的人。」
2.成色纯正。如:「十足的黄金」。
《漢語大詞典》:正钱(正錢)
(1).指成色纯正的钱币。 汉 贾谊 新书·铸钱:“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2).指正式的赎身钱。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 陈德甫 云]: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他这正钱可是多少。”
《國語辭典》:茶色  拼音:chá sè
1.茶的颜色。唐。岑参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诗:「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乾。」
2.茶褐色。如:「他偏好茶色的衣饰。」
3.茶的种类。《宋史。卷一八四。食货志下六》:「大观元年,议提举茶事司须保验一路所产茶色高下,价值低昂,而请茶短引以地远近程以三等之期。」
《國語辭典》:花银(花銀)  拼音:huā yín
成色十足的白银。《水浒传》第二回:「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个筵席送行。托出一盘,两个段子,一百两花银谢师。」也称为「雪花银」。
分類:成色银子
《國語辭典》:银水(銀水)  拼音:yín shuǐ
1.银子的成色。《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是价钱上相让多了,银水要足纹的。」
2.汇率。如:「最近英镑的银水很低。」
《國語辭典》:足金  拼音:zú jīn
成色十足的黄金。实际含金成分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二至九十九点七。也称为「足赤」。
《漢語大詞典》:足赤
谓黄金成色十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原来里面并不是油,却是用木屑藏着一条十两重的足赤金条子。”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五章:“为了这项工程,户部衙门已经拨去了三千两足赤黄金,作贴金之用,但效果仍不理想。” 柯灵 《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金求足赤,人求完人,只是使自己堕入目空一切的虚无世界。”
《國語辭典》:米色  拼音:mǐ sè
像米粒那样浅淡的黄色。也称为「米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