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徭役(傜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南史。卷七○。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徭役无度。」《资治通鉴。卷四五。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徭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工作。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身长(身長)  拼音:shēn cháng
身高。《三国演义》第一回:「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公孙看那马二先生时,身长八尺,形容甚伟。」
《國語辭典》:疲癃  拼音:pí lóng
衰老或身有残缺、疾病的人。《后汉书。卷四。孝殇帝纪》:「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具名。」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也作「罢癃」。
《國語辭典》:亲政(親政)  拼音:qīn zhèng
旧时皇帝年幼即位,多由皇太后垂帘听政,或摄政大臣主持政事,待成年后,乃亲自处理政务,称为「亲政」。《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于宗庙之不安。」
《漢語大詞典》:秀实(秀實)
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后因以“秀实”谓人成年。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 陆机 、 陆云 ,实 荆衡 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
分類:成年
《國語辭典》:长男(長男)  拼音:zhǎng nán
第一个儿子。《红楼梦》第一四回:「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國語辭典》:一丁  拼音:yī dīng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
2.一个的󻾹误。《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国语辞典》:冠者  拼音:guàn zhě
满二十岁的成年男子。《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國語辭典》:丁男  拼音:dīng nán
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可胜数。」明。于谦〈采桑妇〉诗二首之一:「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
《漢語大詞典》:冠子
(1).给儿子行加冠礼。礼记·杂记下:“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梁书·贺琛传:“时皇太子议,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女。”
(2).成年的男子。《韩诗外传》卷七:“冠子不詈,髦子不笞,听其微諫,无令忧之。此为人父之道也。”
《國語辭典》:女人  拼音:nǚ rén
1.泛称成年女子。《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儒林外史》第四回:「七八个人一齐拥了进来,看见女人、和尚一桌子坐著。」
2.妻子。《红楼梦》第四六回:「我这话告诉你,叫你女人向他说去。」
《國語辭典》:长君(長君)  拼音:zhǎng jūn
1.尊称他人的长兄。《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李陵谓武曰:『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2.年长的君主。《左传。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
《漢語大詞典》:冠簪
(1).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寳货不可胜计, 沉 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 明 李东阳 《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胜冠簪,犹言成年。
(2).比喻仕宦。 明 李东阳 《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漢語大詞典》:上巾
谓加冠。古代男子成年(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先用一种丝织的头巾束发,然后再戴上冠。因以“上巾”指“加冠”。 明 张居正 《辞上巾恩赏疏》:“兹者伏蒙圣恩,以今日臣等恭视皇上整容上巾,礼成,特赐臣 居正 银一百两,紵丝六表里。”
《漢語大詞典》:鳏鱼(鰥魚)
(1).即鱤鱼。 明 杨慎 异鱼图赞·鳏鱼:“敝笱在梁,其鱼惟鰥,其大盈车,饵以豚豩,鰥死以饵,士死以贪。”
(2).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鰥。鰥,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恆不闭者也。”后因以“鰥鱼”谓郁悒不寐。 唐 于武陵 《长信宫》诗:“一从悲画扇,几度泣鰥鱼。” 宋 刘过 《浣溪沙·春晚书情》词:“海燕成巢终是客,鰥鱼入夜几曾眠。” 清 乔崇烈 《立秋日枕上》诗:“笛簟初宜夜,鰥鱼自愴情。”
(3).喻无妻独居的成年男子。 宋 梅尧臣 《秋日舟中有感》诗:“鰥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罗浮幻迹》:“年将二十,犹作鰥鱼,性喜静,爱梅,欲学 林和靖 之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