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组织生活(組織生活)
党派、团体的成员每隔一段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的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等的活动。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农民不大喜欢长的词儿,如过组织生活叫‘过生活’,组织介绍信叫‘生活条子’等。” 刘心武 《班主任》四:“爬山,那叫什么组织生活?” 张书绅 《正气歌》二:“党员们已经二年没过组织生活,像风筝断了线,像孩儿离开了妈,他们重新聚在一起,心似大海翻腾。”
《漢語大詞典》:族权(族權)
封建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 中国 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國語辭典》:组员(組員)  拼音:zǔ yuán
一个编组内的人员。如:「这件企划案须经全体组员赞成后才能执行。」
分類:小组成员
《国语辞典》:侨社(侨社)  拼音:qiáo shè
以侨民为组织成员的社团。如:「侨社是侨民彼此联络感情、互通消息的枢纽。」
《国语辞典》:偶族  拼音:ǒu zú
在一社会中分为两个社会群体,成员资格,若经由男性延续者称父系偶族,经由女性延续者为母系偶族。
《国语辞典》:会脚(会脚)  拼音:huì jiǎo
参与民间储蓄互助会的成员。
《国语辞典》:爪哇人  拼音:zhǎo wā rén
根据在爪哇发现的史前人类化石所确定的已灭绝的人科成员。西元一八九一年,由荷兰医生杜布瓦(Eugēne Dubois)所发现。特徵是脸孔大、头骨粗厚、前额低斜、眉塉粗隆、下颚厚重、牙齿粗大,脑容量平均八百六十西西,身高约一百七十二公分,完全直立行走。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因此被认为更原始些。
《国语辞典》:大学自治(大学自治)  拼音:dà xué zì zhì
指大学教授与学生等全部成员,以该大学成员身分,依大学法第一条规定之:「大学应受学术自由之保障,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共同以民主程序决定与学术有关之事务。
《国语辞典》:单线领导(单线领导)  拼音:dān xiàn lǐng dǎo
组织中由权力核心成员直接对下级成员进行引导或施加影响,而无中间单位承转,且不发生横向关系的领导方式。
《国语辞典》:评议员(评议员)  拼音:píng yì yuán
团体组织中的成员,负责讨论章程,评议事务。
《国语辞典》:老班底  拼音:lǎo bān dǐ
原指戏班中的主要基本演员。后来泛指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基本成员。如:「自从新首长上任后,他以前的老班底也陆续跟著过来了。」
《国语辞典》:社会性(社会性)  拼音:shè huì xìng
sociability
1.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成员,群聚活动时所呈现出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也称为「社交性」、「群性」。
2.任何为了自身需要而发展的社会交往或社会互动过程。
《漢語大詞典》:复合制
“单一制”的对称。一个国家的整体由其成员单位(邦、州、国)联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制度。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复合制主要有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
《漢語大詞典》:活跃分子
行动积极、有朝气、活泼好动的成员。例如:挑选律师中品质高尚的一些活跃分子。
《漢語大詞典》:关税同盟
通过缔结协定,成员国间货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关税的国家集团。有完全的关税同盟和不完全的关税同盟两种,前者订有共同税则、将关税国境合而为一,后者没有订立对外共同税则、只是互相免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