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戏头
戏装
戏战
戏园
戏衣
戏望
无声戏
牙戏
绳戏
跳戏
土戏
桐叶戏
隐戏
眼戏
半仙戏
《國語辭典》:戏头(戲頭)  拼音:xì tóu
宋戏剧男角色,相当于元杂剧中的「末」,今日国剧中的「生」。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杂剧三甲:刘景长一甲八人,戏头李泉现,引戏吴兴佑。」
《國語辭典》:戏装(戲裝)  拼音:xì zhuāng
演员表演时所穿戴的衣服和靴、帽等。也称为「戏衣」。
《漢語大詞典》:戏战(戲戰)
虚与应战。《水浒传》第六四回:“次日, 索超 亲引一支军马出城衝突, 吴用 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
分類:应战
《漢語大詞典》:戏园(戲園)
亦称“ 戏园子 ”。 旧时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见城外头有好几处戏园子呢。”《老残游记》第二回:“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什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 巴金 《家》八:“收票的人告诉他们说这跟普通戏园不同,不买票就不能看戏。”
《國語辭典》:戏衣(戲衣)  拼音:xì yī
演员表演时所穿著的衣服。也称为「戏装」、「戏衫」。
《分类字锦》:戏望(戏望)
庾阐 藏钩赋 叹近夜之藏钩,复一时之戏望。
分类:藏钩
《國語辭典》:无声戏(無聲戲)  拼音:wú shēng xì
1.一种游戏。《通俗常言疏證。戏玩。无声戏》引《郑厚艺圃折中》:「童龀时,与同队行笑令,曰无声乐。十数辈环立相视,笙箫鼓板,各司其一,手之所指,口之所拟,俨如其状,瞠目禁声,先笑者罚。」
2.酒令中划哑拳。《通俗常言疏證。戏玩。无声戏》引《通俗编》:「时俗每以此为酒令,今之行酒令者,或以豁哑拳为无声戏。」
3.书名。清李渔著。为短篇小说集。
分類:酒令
《漢語大詞典》:牙戏(牙戲)
讥诮。 明 朱有燉 《曲江池》第三折:“更被你薄嬷禁持,撅丁牙戏。”
分類:讥诮
《漢語大詞典》:绳戏(繩戲)
即绳伎。走绳之杂戏。晋书·乐志下:“ 后汉 正旦,天子临 德阳殿 受朝贺, 舍利 从西来,戏於殿前……以两大丝绳繫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於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孽海花》第六回:“昨天 江令 转达中丞盛意,邀弟同观绳戏。”参见“ 绳伎 ”。
分類:走绳杂戏
《國語辭典》:绳伎(繩伎)  拼音:shéng jì
一种杂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马技术和民间的跳绳游戏综合发展而成。
《漢語大詞典》:跳戏(跳戲)
蹦跳戏耍。南齐书·王僧虔传:“ 曇首 兄弟集会诸子孙, 弘 子 僧达 下地跳戏, 僧虔 年数岁,独正坐採蜡烛珠为凤凰。”
分類:蹦跳戏耍
《國語辭典》:土戏(土戲)  拼音:tǔ xì
大陆地区指当地民间所演出的地方戏。
《漢語大詞典》:桐叶戏(桐葉戲)
指桐叶封弟故事。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参见“ 桐叶封弟 ”。
《漢語大詞典》:桐叶封弟(桐葉封弟)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开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 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
《漢語大詞典》:隐戏(隱戲)
以隐语猜谜为戏。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楚庄王 蒞政三年不治,而好隐戏,社稷危,国将亡。”参见“ 隐语 ”。
分類:猜谜
《國語辭典》:隐语(隱語)  拼音:yǐn yǔ
隐射的言词。本义须经猜想推测才能得知。犹今之谜语。《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修曰:『此隐语耳。「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傍加丝,是「绝」字。』」
《韵府拾遗 寘韵》:眼戏(眼戏)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凡影戏公忠者雕以正猊奸邪者与之丑猊盖亦寓袖贬于世俗之眼戏也
《國語辭典》:半仙戏(半仙戲)  拼音:bàn xiān xì
鞦韆在空中摆荡,快活似居住在高空的神仙,故称为「半仙戏」。旧时亦指祝贺皇帝寿辰「千秋」之意。
分類:秋千
《國語辭典》:半仙  拼音:bàn xiān
1.传说仙人居住在高空,因而称登高的人为「半仙」。宋。范成大 山顶诗:「翠屏无路强攀援,我与枯藤各半仙。」
2.巫医、相士等道行高超,可以媲美神仙,故称为「半仙」。如台湾民间传说,清代时南部有位精通法术的勘舆师林半仙。《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小婿起初道:『不祥之言』,谁知又应著这奇事。后来二句:『惊则大惊,吉则大吉。』果然这一惊不小,谁知反因此凑著吉期!李知微真半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