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慕道  拼音:mù dào
羡慕道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少年慕道,从个师父是欧阳文彬,传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坛在家,与人行持,甚著效验。」
分類:向往修道
《漢語大詞典》:号慕(號慕)
孟子·万章上:“ 万章 问曰:‘ 舜 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 曰:‘怨慕也。’……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 大舜 见之矣。”后以“号慕”谓哀号父母之丧,表达怀恋追慕之情。北史·文苑传·樊逊:“父 衡 ,性至孝。丧父,负土成坟,植柏方数十亩,朝夕号慕。”新唐书·杨炎传:“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 宋 王禹偁 《记孝》:“徒跣既终,丧行有日矣,又遶坟号慕,几乎絶者数四。”
《國語辭典》:仰慕  拼音:yǎng mù
敬仰思慕。《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晋。张华〈励志诗〉:「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國語辭典》:爱慕(愛慕)  拼音:ài mù
喜爱仰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國語辭典》:慕蔺(慕藺)  拼音:mù lìn
汉代司马相如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更名相如。今用为钦慕贤者之辞。《隋书。卷七七。隐逸列传。崔廓》:「本无意于希颜,岂有心于慕蔺!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
分類:慕贤
《國語辭典》:敬慕  拼音:jìng mù
尊敬仰慕。如:「高老师年高德劭,学问渊博,又呵护学生,无微不至,是众人敬慕的老师。」
《漢語大詞典》:慨慕
感叹仰慕。 唐 李翱 《谢杨郎中书》:“临空文尚慨慕如不足,况亲遇厥事观厥人哉,幸甚,幸甚!”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才子声名人慨慕,动君王玉帛安车。”清史稿·礼志四:“子孙臣庶,躬被教育者,宜其謳歌慨慕而未有已也。”
分類:感叹仰慕
《國語辭典》:慕膻(慕羶)  拼音:mù shān
喜爱有腥味的肉。见《庄子。徐无鬼》。比喻因嗜好相同而争相附集。
分類:相附
《漢語大詞典》:慕用
仰慕信赖。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分類:仰慕信赖
《漢語大詞典》:相慕
爱慕;仰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累眄于 娃 , 娃 回眸凝睇,情甚相慕。”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情相慕,心相得,重相见,旧相知,便畅饮彼此无疑。”《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 员 ( 伍员 )见 武 ( 孙武 ),备道 吴王 相慕之意。”
分類:爱慕仰慕
《國語辭典》:企慕  拼音:qì mù
企盼渴望。汉。崔寔〈政论〉:「富者不足僭差,贫者无所企慕。」也作「企仰」。
分類:企慕仰慕
《國語辭典》:慕化  拼音:mù huà
倾慕教化。《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前单于慕化乡善称弟,遣使请求和亲,海内欣然,夷狄莫不闻。」
分類:向慕归化
《漢語大詞典》:久慕
久已仰慕。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韦四太爷 道:‘久慕,久慕。’ 臧三爷 道:‘久仰先生,幸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因为久慕京师 琉璃厂 之名,这天早上,便在客栈柜上问了路径,步行前去。”
分類:久已仰慕
《漢語大詞典》:慕远(慕遠)
向往远方。 汉 张衡 《思玄赋》:“愁鬱鬱以慕远兮,越 卬州 而游遨。” 晋 陆机 《演连珠》:“臣闻览影偶质,不能解独;指迹慕远,无救於迟。” 宋 陈傅良 《次沉俭夫求花木韵》:“慕远失之近,求多得常鲜。”
分類:向往远方
《國語辭典》:钦慕(欽慕)  拼音:qīn mù
钦佩仰慕。《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晚间,两公子赴宴回家,来书房相会,彼此恨相见之晚,指著潜亭与他看了,道出钦慕之意。」
分類:钦慕敬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