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善举(善舉)  拼音:shàn jǔ
慈善的行为。如:「他生平恤孤济贫,多行善举。」
《漢語大詞典》:逆德
(1).古代指勇、争、战、怒等有背慈善仁爱之事。国语·越语下:“ 越王 勾践 即位三年而欲伐 吴 …… 范蠡 进諫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韦昭 注:“德尚礼让,勇则攻夺。”尉缭子·武议:“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荡寇志》第七八回:“夫佳兵不祥,战者逆德。”
(2).背弃仁德。汉书·高帝纪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國語辭典》:粥厂(粥廠)  拼音:zhōu chǎng
慈善家在荒年或隆冬时,施粥赈济贫民的地方。《清会典事例。卷二七一。户部。蠲恤》:「凡拯济饥民,近城之地,仍设粥厂。」
《漢語大詞典》:慈恺(慈愷)
慈善和乐。 殷夫 《孩儿塔·给母亲》:“我不怪你对我一段厚爱,你的慈恺,无涯,但我求的是青春的生活,因为韶光一去不再来。”
《漢語大詞典》:给孤独(給孤獨)
古 中印度 憍萨罗国 舍卫城 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也称 给孤独长者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 善施长者 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 给孤独 焉。”
《國語辭典》:善棍  拼音:shàn gùn
借慈善事业来牟利的人。如:「今日不乏假借慈善名义而为非作歹的善棍。」也称为「善虫子」。
分類:慈善牟利
《國語辭典》:贤妻良母(賢妻良母)  拼音:xián qī liáng mǔ
通情达理,能克尽妻职与母职的女子。如:「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家庭,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漢語大詞典》:心地善良
有道德的;有德行的;慈善的。例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国语辞典》:防痨慈善纪念票(防痨慈善纪念票)  拼音:fáng láo cí shàn jì niàn piào
为了帮助病人疗养的经费,由中华民国防痨协会发行防痨慈善纪念票。目的是要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所以绘制一些与邮票大小相同的图片,做慈善纪念票义卖。
《国语辞典》:基金会(基金会)  拼音:jī jīn huì
为兴办、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倡议或慈善活动而组成的非营利民间组织。资金来源可经由政府捐助、社会募捐或工商业界出资等方式取得。依规模可分为全国性基金会与地方性基金会;依运作方式可区分为资助型基金会和运作型基金会。
《國語辭典》:大慈大悲  拼音:dà cí dà bēi
大慈,佛家用语,指爱一切众生;大悲,指拯救一切受苦难的人。「大慈大悲」形容救度众生的广大慈悲。《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亦形容人心肠好,非常慈悲。《水浒传》第四回:「万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國語辭典》:慈眉善目  拼音:cí méi shàn mù
形容慈祥、和善的容貌。如:「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乐善好施,救济穷人无数,邻里间皆目为大善人。」
《漢語大詞典》:仁懦
慈善懦弱。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唐太宗 ﹞既立 晋王 ,又谓 长孙无忌 曰:‘公劝我立 雉奴 。 雉奴 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
分類:慈善懦弱
《國語辭典》:假仁假义(假仁假義)  拼音:jiǎ rén jiǎ yì
虚伪的善心,故意装出来的好意。如:「你别瞧他对你殷勤有礼,其实全是假仁假义,另有图谋。」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七。唐昭宗》:「至仁大义者起,则假仁假义者不足以动天下,商、奄之所以速灭也。」
无缘慈善
【三藏法数】
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备有梵行之相,即无缘慈也。言无缘者,心不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现益,是名无缘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