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愤(發憤)  拼音:fā fèn
自觉不满足,而奋力为之。《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也作「发忿」。
《國語辭典》:发愤忘食(發憤忘食)  拼音:fā fèn wàng shí
专心学习或工作以致忘记吃饭。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形容十分勤奋。《晋书。卷五六。孙楚传》:「今发愤忘食,忠慨亮到。」明。无名氏《孟母三移。楔子》:「你如今发愤忘食记在兹,精进功勤皆在尔。」
分類:勤奋
《國語辭典》:孤愤(孤憤)  拼音:gū fèn
1.愤世嫉俗。《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2.韩非子篇名。
分類:韩非
《漢語大詞典》:忠愤(忠憤)
忠义愤激。魏书·刁冲传:“ 冲 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书说:“ 唐 杜工部 更 天寳 之乱,作诗独出忠愤,措意甚深,而用事不苟。” 明 杨慎 《岁享旌忠庙碑记》:“以身殉城,以死勤事,忠愤之气,凛然千载。” 章炳麟 《杂感》诗之一:“羣公辛苦怀忠愤,尚忆‘ 扬州 十日’不?”
《國語辭典》:愤激(憤激)  拼音:fèn jī
愤怒激动。晋。张华〈壮士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南史。卷一。宋本纪。武帝》:「丹诚未宣,感慨愤激。」
《國語辭典》:愤懑(憤懣)  拼音:fèn mèn
忿恨不平。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恐卒然不可讳,是以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也作「忿懑」。
《國語辭典》:悲愤(悲憤)  拼音:bēi fèn
悲伤愤怒。《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三国演义》第二一回:「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
《國語辭典》:幽愤(幽憤)  拼音:yōu fèn
抑郁不满之情。《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琨诗托意非常,摅畅幽愤。」
分類:郁结怨愤
《國語辭典》:忧愤(憂憤)  拼音:yōu fèn
心中愁闷不平。《后汉书。卷六七。何颙传》:「会爽薨,颙以它事为卓所系,忧愤而卒。」《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荀攸知之,忧愤成疾,卧病十数日而卒。」
《國語辭典》:感愤(感憤)  拼音:gǎn fèn
内心有所感触而愤慨。《三国演义》第六九回:「二人感愤流泪,怨气冲天,誓杀国贼。」
分類:愤慨
《國語辭典》:愤悱(憤悱)  拼音:fèn fěi
郁闷无法舒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既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宋。刘挚 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國語辭典》:愤世(憤世)  拼音:fèn shì
愤恨世事的不平。如:「世风日下,竟有愤世分子专做些危害社会安宁的事,令人忧心。」
《漢語大詞典》:痛愤(痛憤)
(1).悲痛愤怒;痛心愤慨。 唐 杜甫 《草堂》诗:“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踰。”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论:“ 武后 斵丧王室,潜移龟鼎, 越王 贞 父子痛愤,义不图全。”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十二:“ 杨衢云 被暗杀的消息,传到 日本 , 孙先生 在 横滨 闻信,深为痛愤。”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 春姑 :(痛愤欲绝)啊,人的良心何在呀!”
(2).极端愤恨。新唐书·姦臣传下·卢杞:“既得志,险贼寖露,贤者媢,能者忌……其狙害隐毒,天下无不痛愤。”
《國語辭典》:愤怒(憤怒)  拼音:fèn nù
生气、发怒。《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刘铢尸弃于市,军士愤怒,有碎磔其肉以喂犬者。」
《國語辭典》:怨愤(怨憤)  拼音:yuàn fèn
积怨愤恨。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颓。」
《漢語大詞典》:愤气(憤氣)
(1).怒气;激愤不平之气。 汉 徐干 中论·慎所从:“有一 范增 既不能用,又从而疑之,至令愤气伤心,疽发而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但恐愤气未销,上衝穹昊,伏乞宣赐中书门下,追赠进士及第,各赠补闕、拾遗,见存明代。” 明 陈子龙 《出自蓟北门行》:“少年下马听,愤气横戈矛。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 郭沫若 《水平线下·湖心亭》:“我愤气冲冲地先跑下楼去了,她在楼上抢着辩驳。”
(2).悲怆之情。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哀物悼世,激情风烈。”
(3).气愤。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 殿财 看见他心爱的女人死了,愤气不过,唆使了那女人娘家和他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