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杨朱泪(楊朱淚)
泛指歧路感伤之泪。 唐 骆宾王 《初春邪岭送益府窦参军宴序》:“晨风軫 孙楚 之情,岐路下 杨朱 之泪。” 唐 沈佺期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诗:“饯途予悯默,赴敌子英威。今日 杨朱 泪,无将洒铁衣。” 唐 杜甫 《冬深》诗:“易下 杨朱 泪,难招 楚 客魂。风涛暮不稳,捨棹宿谁门?”参见“ 杨朱泣岐 ”。
分類:歧路感伤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岐(楊朱泣岐)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楊朱泣)
(1).在歧路悲泣。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中吕四月》:“临路他乡,非无 阮籍 之悲,诚有 杨朱 之泣。” 金 雷琯 《古意》诗:“对酒不能饮,拊剑自度曲……朝为 杨朱 泣,暮作 阮籍 哭。”
(2).指临歧感伤之泪。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 阮籍 途,更洒 杨朱 泣。”参见“ 杨朱泣岐 ”。
《漢語大詞典》:杨朱泣岐(楊朱泣岐)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漢語大詞典》:感痛
感伤悲痛。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是故 陈餘 、 张耳 老相全(禽)灭,而无感痛。” 黄远庸 《北京黄花冈纪念会》:“故今日之追悼会,对於死义诸人,不应当感痛,应当羡慕,此在会同人当知之者。”
《漢語大詞典》:凄感(淒感)
悲愤感伤。 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故老掩涕,三军悽感。瞻拜之日,愤慨交集。”
凄恻感慨。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 畀太原 举家读之,莫不凄感万状。”
《漢語大詞典》:忧感(憂感)
忧愁感伤。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超 忧感积日,殆至委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北有 女观山 ,昔有思妇,夫官于 蜀 ,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
分類:忧愁感伤
《漢語大詞典》:感愁
感伤愁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仁者惻怛爱人,谨翕不争……无嫉妬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詖之事,无辟违之行。”
分類:感伤愁苦
《漢語大詞典》:悼逝
感伤时光流逝。 晋 陆机 《上留田行》:“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紓,感时悼逝悽如。”
《漢語大詞典》:欢感(歡感)
欢乐与感伤。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利害繽纷以交错,欢感循环而相求。”
分類:欢乐感伤
《漢語大詞典》:感郁(感鬱)
感伤抑郁。新唐书·柳宗元传:“既窜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鬱,一寓诸文。”
分類:感伤抑郁
《漢語大詞典》:遗伤(遺傷)
前代留下的感伤。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阿瞒 ( 唐玄宗 )狼狈地,千古有遗伤。”原注:“自 金牛 以西,皆 明皇 幸 蜀 地。”
《漢語大詞典》:悼悔
感伤悔恨。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八年:“先帝临朝悼悔,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分類:感伤悔恨
《漢語大詞典》:感损(感損)
谓因感伤而损害身体。汉书·史丹传:“陛下哀痛 中山王 ,至以感损。”
《漢語大詞典》:于乎哀哉(於乎哀哉)
感叹词。表示感伤哀痛。《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其旧。”荀子·乐论:“於乎哀哉,不得成也。”礼记·礼运:“ 孔子 曰:於呼哀哉!我观 周 道, 幽 厉 伤之,吾舍 鲁 何适矣!”
《国语辞典》:伤时感事(伤时感事)  拼音:shāng shí gǎn shì
对时事世局有所感伤。如:「世局并不如你想像中的糟,你就别再伤时感事了!」
《国语辞典》:不好受  拼音:bù hǎo shòu
1.身体不舒服。如:「他昨天著了凉,今天躺了一下午,全身发热,很不好受。」也作「不好过」。
2.感伤悲恻。如:「他最近由于家中遭逢变故,心中很不好受,因此在言语上冲撞了您,请不要见怪。」也作「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