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意气自如(意气自如)  拼音:yì qì zì rú
神态自然如常。《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明史。卷二○五。唐顺之传》:「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也作「意气自若」。
《国语辞典》:意气相合(意气相合)  拼音:yì qì xiāng hé
彼此的性情志趣相投合。《隋唐演义》第三七回:「两人意气相合,抵掌而谈者三日。」也作「意气相投」、「意气相倾」。
《国语辞典》:意气相倾(意气相倾)  拼音:yì qì xiāng qīng
彼此的性情志趣相投合。如:「他二人朝夕相处,日久之后遂意气相倾,结为患难之交。」也作「意气相投」、「意气相合」。
《国语辞典》:意气轩昂(意气轩昂)  拼音:yì qì xuān áng
神采焕发,气度豪迈昂扬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我见这人身虽寒俭,意气轩昂,模样又好。」《隋唐演义》第三七回:「只见一个少年,生得容貌魁伟,意气轩昂,牵著一匹马。」
《国语辞典》:意气之争(意气之争)  拼音:yì qì zhī zhēng
一时情绪激动所起的争执。如:「讨论问题若能就事论事,将可避免意气之争。」
《国语辞典》:意气自得(意气自得)  拼音:yì qì zì dé
形容志得意满的样子。《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上。北海王详传》:「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
分类:志得意满
《漢語大詞典》:闹意气
思想或脾气偏激,不考虑后果即行动。例如:干什么事都不能闹意气,而要顾全大局。
《漢語大詞典》:心骨
(1).犹心,内心。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宋 黄庭坚 《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词:“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乾。” 郁达夫 《沉沦》:“朝夕的凉风,同刀也似的刺到人的心骨里去。”
(2).志气;意气。 唐 李贺 《送沈亚之歌》:“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漢語大詞典》:气岸(氣岸)
气概;意气。梁书·张充传:“气岸疏凝,情涂狷隔。”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瞿蜕园 校注:“气岸,指意气言。” 明 宋濂 《张府君墓志铭》:“气岸孤鶱,不同一世侧媚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俊 ﹞家道富厚,气岸凌人,专一放债取利,行兇剥民。”
分類:气概意气
《漢語大詞典》:气信(氣信)
犹意气。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一:“ 朱子 作《诗传》,尽去小序,盖矫 吕东莱 之弊,一时气信之偏,非公心也。”
分類:意气
《國語辭典》:壮士(壯士)  拼音:zhuàng shì
豪壮而勇敢的人。《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
《國語辭典》:凌云(凌雲)  拼音:líng yún
1.乘云高飞。比喻超俗绝尘。《文选。江淹。别赋》:「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李白紫衣纱帽,飘飘然有神仙凌云之态。」
2.相术家指当额中央,两眉附根上的地方。
《國語辭典》:风骨(風骨)  拼音:fēng gǔ
1.坚强不屈的性格。《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唐。高适〈答侯少府〉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
2.风格与精神。《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國語辭典》:御气(御氣)  拼音:yù qì
1.控制血气。宋。吕祖谦《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卷五。楚武王心荡》:「圣贤君子以心御气,而不为气所御。」
2.乘风而行。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也作「驭气」。
《國語辭典》:人气(人氣)  拼音:rén qì
人的气息、生机。如:「办公室里人气旺,连植物也长得生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