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收心  拼音:shōu xīn
把放纵散漫的心收拾起来,或约束自己做坏事的意念。宋。史浩〈青玉案。年来减却风情大〉词:「年来减却风情大,百样收心待不作。」《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國語辭典》:魂灵(魂靈)  拼音:hún líng
灵魂、魂。《西游记》第三九回:「只除过阴司,查勘那个阎王家有他魂灵,请将来救他。」《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此时尚未等他劈下来,那魂灵已在顶门里冒去了。」
《漢語大詞典》:尘怀(塵懷)
世俗的意念。 元 张养浩 《趵突泉》诗:“每过尘怀为瀟洒,斜阳欲没未能回。”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分類:世俗意念
《漢語大詞典》:无所住(無所住)
佛教语。谓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执。《金刚经·妙行无住分》:“菩萨於法应无所住。”《金刚经·庄严净土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宋 王安石 《答蒋颖叔书》:“若知应生无所住心,则但有所著,皆在所訶。”
《國語辭典》:起意  拼音:qǐ yì
生出意念。汉。李尤 读书枕铭:「寤心起意,犹愈宴娱。」《老残游记》第二○回:「小人昨夜在土娼张家住宿,因多带了几百银子,被这许大吴二两人看见,起意谋财。」
《國語辭典》:注定  拼音:zhù dìng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宿命思想,以为个人或团体的一切遭遇或变化,上天早已决定,非人力所能更易。宋。戴复古〈望江南。石屏老〉词:「注定一生知有命,老来万事付无心。」元。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从今后姻缘注定姻缘簿,相思还彻相思苦。」也作「注定」。
《國語辭典》:注定(註定)  拼音:zhù dìng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宿命思想,以为个人或团体的一切遭遇或变化,上天早已决定,非人力所能更易。《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人生饮啄,冥冥神鬼安排著,招不即来辞不脱,簿中注定,点点无容错。」《红楼梦》第五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著海,隔著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镜花缘》第六三回:「若行止无亏,榜上注定该有此人,莫讲赴试文书,即使考卷遗失,亦有何妨!」也作「注定」。
《國語辭典》:发意(發意)  拼音:fā yì
起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杂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漢語大詞典》:尘意(塵意)
世俗的意念。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诗:“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
分類:世俗意念
《漢語大詞典》:心树(心樹)
佛教语。指如树木生长的意念活动。法苑珠林卷二十:“能使身田被润,即吐无上之芽;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
《漢語大詞典》:哀念
(1).悲伤的意念。《汉书·文帝纪》:“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
(2).犹怜悯。后汉书·赵孝传:“贼有 夷长公 ,特哀念 谭 ,密解其缚。”
《國語辭典》:注射  拼音:zhù shè
1.水流灌注激射。唐。李绅〈悲善才〉诗:「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宋。梅尧臣〈咏怀诗〉四首之四:「深料生注射,聚沫犹壅碍。」
2.用弓箭集中射击。《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传上。仆固怀恩传》:「鱼朝恩令射生五百攒矢注射,贼多死,而阵坚不可犯。」《明史。卷三一四。云南土司传二。麓林传》:「英列弩注射,突阵大传呼,象多伤,其蛮亦多中矢毙,蛮气稍缩。」
3.比喻思虑敏捷、言词流畅。唐。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全盛之气,注射语言,杂糅精粗,遂成多大。」《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
4.使用注射筒或皮下注射针,将某种物质经皮层强迫注入体内。治病时,注射药物的疗效较口服快。
《漢語大詞典》:徙义(徙義)
谓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论语·颜渊:“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澄思寡欲,以致睿也;补过徙义,以日新也。”
《漢語大詞典》:道华(道華)
谓纷华盛丽的意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夫三皇辞质,心絶於道华;帝世始文,言贵於敷奏。”
分類:华盛意念
《國語辭典》:心风(心風)  拼音:xīn fēng
因失意或忧郁而陷入疯癫的状态。宋。朱敦儒西江月。元是西都散汉〉词:「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更无用。」《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不教我打他,说他红了眼,像心风的一样。」也称为「失心风」、「失心儿」。
《國語辭典》:道引  拼音:dào yǐn
道家的养生法。《汉书。卷四○。张良传》:「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馀。」也作「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