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掘藏
发掘他人埋藏之物。谓得意外之财。《淮南子·人间训》:“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高诱 注:“谓发冢得伏藏,无功受财。” 翟灏 通俗编·货财《采兰杂志》:“ 吴 俗迁居,预作米饭,下置猪臟共煮之。及进宅,使婢以箸掘之,名曰掘藏。临掘向灶祝曰:‘自入是宅,大小维康;掘藏致富,福禄无疆。’”
《漢語大詞典》:枝节横生(枝節横生)
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债讼等案,均有领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从前 中国 各口之枝节横生,亦实由於此。”
《漢語大詞典》:凿井得铜奴得翁(鑿井得銅奴得翁)
谓事出偶然,意外巧合。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河南 平阴 庞俭 ,本 魏郡 鄴 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 俭 三岁,弟纔襁抱耳。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餘万,遂温富。 俭 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餘,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賔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説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説不可道也。穷誌(詰)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 鄴 时,在 富乐里 宛西 ,妇 艾氏 女,字 阿横 ,大儿字 阿嶷 ,小儿曰 越子 。时为县吏,为人所畧卖。 阿横 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誌如半櫛。’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 庞 ,凿井得铜,买奴得公。’” 宋 陈人杰 《沁园春·天问》词:“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
《國語辭典》:无妄之灾(無妄之災)  拼音:wú wàng zhī zāi
古时一人把牛系在路上,却被路人牵走,而使当地人平白受到怀疑和搜捕。语出《易经。无妄卦》:「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比喻意外的灾祸。《抱朴子。内篇。微旨》:「盗贼甚多,将何以却朝夕之患,防无妄之灾乎。」也作「毋望之祸」、「无妄之祸」。
《國語辭典》:死于非命(死於非命)  拼音:sǐ yú fēi mìng
遭受意外危害而丧生,不是自然的死亡。《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何、邓二人死于非命,果应管辂之言。」《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以为将来一定可以为国宣劳,立威雪耻,那知一朝死于非命。」也作「死于非命」。
《漢語大詞典》:天年不测(天年不測)
谓意外的死亡。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嗣承祧,两无异説,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分類:意外
《國語辭典》:洋捞(洋撈)  拼音:yáng lāo
非分之财、意外之财。如:「为人应尽本分,不要成天妄想洋捞。」
《漢語大詞典》:洋落
方言。洋财。指意外得到的财物。《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她就连忙带 邢大嫂 来到这个险路,隐藏在这个山洞里……没想到孩子啼哭了几声把这两个想捡洋落的寻死鬼引了来。”参见“ 洋捞 ”。
《國語辭典》:洋捞(洋撈)  拼音:yáng lāo
非分之财、意外之财。如:「为人应尽本分,不要成天妄想洋捞。」
《國語辭典》:洋财(洋財)  拼音:yáng cái
指跟外国做买卖得到的财物。也泛指意外之财。如:「发洋财」。《通俗常言疏證。货财。发洋财引清朝野史大观》:「华俄道胜银行破燬,其时汇丰尚存,屯银甚多,都中无赖,人人想发洋财矣!」
《國語辭典》:一长二短(一長二短)  拼音:yī cháng èr duǎn
形容絮絮叨叨,叙说不停。《负曝闲谈》第一○回:「麻花儿一长二短,诉说了一遍。」《文明小史》第七回:「那同住的两家亲戚,便一长二短,把刚才的事,统通告诉了他。」也作「一长一短」。
《漢語大詞典》:一高二低
(1).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 路遥 《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 高明楼 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2).谓意外的变故。 艾芜 《石青嫂子》:“你该想想,你有个一高二低,你这些娃娃咋个办嘛?”
《國語辭典》:一差二错(一差二錯)  拼音:yī chā èr cuò
差错、意外。《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还是等你回来,还是你太太作主。」也作「一差二误」。
《國語辭典》:衔橛之变(銜橛之變)  拼音:xián jué zhī biàn
衔、橛皆为驭马的工具。衔橛之变指车马于行驶中,随时有翻覆的危险。《明史。卷一八八。赵佑传》:「太监刘瑾、丘聚、马永成辈日献鹰犬,导骑射,万一有衔橛之变,岂不为两宫忧?」
《漢語大詞典》:邂逅不偶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荆軻 入 秦 之计,本欲劫 秦王 生致于 燕 ,邂逅不偶,为 秦 所擒。”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夫亲遇明主,千説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屡省之歌可颺而賡也,尚邂逅不偶;况一夫之取捨,何足动心乎。”
《国语辞典》:平安无事(平安无事)  拼音:píng ān wú shì
平稳安全而没有意外、麻烦或不幸的事情发生。宋。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夫平安无事之时,不务多方优裕其民,使其气力浑厚,足以胜任县官权时一切之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而今幸得平安无事,就是我这一项银子,也是为朋友上一时激于意气,难道就要你还?」《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或者同他们绅士商量商量,他们要地方上平安无事,过太平日子,叫他们富户摊派摊派,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