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意地
犹心地。佛教认为意是支配一身之所和滋生万事之处,故称。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自害害他,勿过於此,故经号为根本三毒。”
《國語辭典》:涂抹(塗抹)  拼音:tú mǒ
1.化妆。《宋史。卷四七二。奸臣列传二。蔡京》:「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以蛊帝心。」
2.随意图画、信笔挥洒。唐。卢仝 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宋。刘克庄 再获一砚自和诗:「拊摩无粟向肌起,涂抹有花从笔生。」
《國語辭典》:耸听(聳聽)  拼音:sǒng tīng
用新奇的言论使人吃惊。如:「危言耸听」。
《漢語大詞典》:苟异(苟異)
任意地标新立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南史·何尚之传:“必须俭而中礼,无取苟异。”
《國語辭典》:谛听(諦聽)  拼音:dì tīng
仔细的听。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当时户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國語辭典》:注视(注視)  拼音:zhù shì
集中视线,凝目而望。《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也作「注目」。
《漢語大詞典》:闭息(閉息)
(1).犹屏息。有意地屏住气,暂时抑制呼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
(2).关店,歇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夫民间事业之腐败,其结果以财力尽,而至於闭息,此今后数年间所当屡见之事也。”
(3).犹闭气。 宋 苏轼 《养生诀上张安道》:“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先须闭目浄虑,扫灭妄想,使心源湛然,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 清 汪懋麟 《题山阴图》诗:“钩帘正好安吟榻,闭息还宜展道经。”参见“ 闭气 ”。
《國語辭典》:闭气(閉氣)  拼音:bì qì
1.故意停止呼吸。如:「闭气养息」。
2.临死前断气。如:「那个重大车祸的伤患,在今晨已闭气而亡。」
《漢語大詞典》:耸耳(聳耳)
(1).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国语·周语下》“听无耸” 三国 吴 韦昭 注:“不耸耳而听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益内不自安” 裴松之 注引《典略》:“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耸耳。”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九花虬即 范阳 节度 李德山 所贡,额高九寸,毛拳如麟,头颈鬃鬣,真虬龙也。每一嘶,则羣马耸耳。”
(2).高起的耳朵。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神仪明秀,朗目疎眉,细形长额耸耳,耳孔各有十餘毛,出外二寸许。”
《漢語大詞典》:谩歌(謾歌)
随意地歌唱。谩,通“ 漫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病晤》:“随歌而没,亦足明志,待吾谩歌你听。”
《漢語大詞典》:就请
随意地或乐意地得到允许的,受到亲切邀请的。例如:如果有任何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得更好,那就请他做吧。
《國語辭典》:展眼  拼音:zhǎn yǎn
1.眨眼。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红楼梦》第七六回:「我们倒茶给姑娘吃的,展眼回头,就连姑娘也没了。」《彭公案》第一一八回:「走在道路之上,三个人各施陆地飞腾之法,展眼来到保安。」
2.放眼。如:「这一片草原的视野很好,展眼望去,碧空如洗。」
《漢語大詞典》:极听(極聽)
非常注意地听。《艺文类聚》卷十三引 晋 王珣 《孝武帝哀策文》:“帷幙空张,肴俎虚荐。极听无闻,详视罔见。”
《國語辭典》:聆听(聆聽)  拼音:líng tīng
注意听闻。如:「路过的行人都不禁驻足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漢語大詞典》:珍存
珍爱地存放;小心在意地收存。例如:这张照片他一直珍存着。
《漢語大詞典》:美餐
指味道鲜美而质量高的饭菜。例如:吃了一顿美餐。
十分满意地吃。例如:有个蜘蛛想捉住小苍蝇美餐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