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吓 → 嚇吓”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激凌凌
耽惊受怕
担惊忍怕
啖指咬舌
惊弓之鸟
惊耍
《漢語大詞典》:激凌凌
受惊吓而猛然抖动貌。 柳杞 《好年胜景》:“一切都出乎意外,行人激凌凌打个冷战。”
《國語辭典》:耽惊受怕(耽驚受怕)  拼音:dān jīng shòu pà
担心害怕。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六斤也,我为你耽惊受怕,你休负了我心也。」也作「担惊受怕」、「担惊受恐」。
《漢語大詞典》:担惊忍怕(擔驚忍怕)
担心害怕。谓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亦作“ 担惊受恐 ”、“ 担惊受怕 ”。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早知道这般的担惊受恐,我可也图甚么衣紫拖朱。”《水浒传》第二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 欧阳予倩 《屏风后》:“担惊受怕的一晚,就是我生平最甜蜜的一天!”
《国语辞典》:啖指咬舌  拼音:dàn zhǐ yǎo shé
惊吓害怕,不敢多言的样子。《红楼梦》第三三回:「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耍(驚耍)
惊吓耍弄。《平妖传》第二四回:“今朝他又叫大虫出来,我道性命休了,原来是惊耍我。”
分類:惊吓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