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话绪(話緒)
(1).说话的头绪。 茅盾 《虹》六:“红潮升上她的双颊,显然是兴奋了。但是急切中理不出话绪来。”
(2).说话的情绪、兴致。如:酒把他的话绪引出来了。
《國語辭典》:好感  拼音:hǎo gǎn
对人对事有满意或喜欢的感觉。如:「他的翩翩风采,赢得在场人士的好感。」
《國語辭典》:好奇心  拼音:hào qí xīn
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心理。如:「不要忽略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这往往是创造力的来源。」
《國語辭典》:沸点(沸點)  拼音:fèi diǎn
1.液体加热而沸腾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相同液体的沸点,也随大气压力的大小而升降。水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
2.比喻情绪高涨的顶点。如:「当选手击出逆转的三分全垒打时,球迷的情绪达到沸点。」
《國語辭典》:反感  拼音:fǎn gǎn
反对或不满的情绪。如:「我对他很反感。」
《國語辭典》:劲头(勁頭)  拼音:jìn tóu
1.力量、力气。《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都悄悄的说道:『这才是劲头儿呢!』」
2.表情、态度。
《國語辭典》:幼稚病  拼音:yòu zhì bìng
对事情看法不成熟、缺乏远见的缺点。如:「若以为经济建设的成果可代表一切,那也是犯了轻视文化的幼稚病。」
《漢語大詞典》:音型
具有一定特性,能表达出某种情绪或意境的某种节奏类型。《人民日报》1973.5.7:“聆听了最富有 巴基斯坦 民间音乐气派的音调、音型、节奏和旋律。”《光明日报》1973.5.23:“虽然仍是刚才那首曲调的旋律线和节奏形式,但已变换了调式,使句首上行的音型增添了愤懑、悲痛的感情。”
《漢語大詞典》:畛域之见(畛域之見)
比喻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六章:“ 时中 ,你要告诉你手下的将士们,从今往后,你们的心中千万再别存在‘小袁营’和‘闯营’的畛域之见。”
《漢語大詞典》:震憾
形容人心受外力刺激震动而导致紧张不安或强烈的情绪。水经注疏·卷二十九:“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坠死疋马啼嗥。《舆地纪胜》,马嗥震憾海盐县东南三百步。”  《中国中立汇志》:“旋有国书电致俄皇,略谓陵寝重地兵队逼近,难免震憾,朕心旦夕不安。”
《國語辭典》:无可不可(無可不可)  拼音:wú kě bù kě
1.形容感激、喜悦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三回:「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
2.无所谓。如:「这件事对我来说,真是无可不可。」
《漢語大詞典》:稳住架(穩住架)
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如:在这段搜查时间,他已经稳住架了。
《漢語大詞典》:他娘的
詈词。表示惊异或怨恨等情绪。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他娘的!这是我们不对么?想法子弄点水灌灌这几百亩快要干死的田,自己救活自己的性命,这是错的么?”湘剧《醉打山门》:“往常在山外,那大坛的酒,大方的肉,每日不离口;今做了他娘的一个什么和尚,把洒家身子都弄得精瘦,口中淡出鸟来,这个日子如何挨得过!”
《漢語大詞典》:他妈的(他媽的)
詈词。表示怨恨、愤怒等情绪。 鲁迅 《坟·论‘他妈的’》:“无论是谁,只要在 中国 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他妈的,坐完车不给钱,您说是什么人头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老孙头 用衣袖擦擦脸上的泥浆,悄声地骂道:‘你他妈的没长眼呀!’”
《漢語大詞典》:烫热(燙熱)
喻情绪高涨。 柳青 《狠透铁》十:“ 老监察 心里烫热,按捺不住干劲。”
分類:情绪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