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22
典故
9
词典
714
佛典
188
其它
11
共922,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恶业
众恶
恶得
稔恶
薄恶
岁恶
恶有
诸恶
恶道
辟恶
恶溪
旧恶
恶梦
隐恶
恶心
《國語辭典》:
恶业(惡業)
拼音:
è yè
佛教指不善的意念行为,并为未来招致痛苦的报应。《刘知远诸宫调。第一》:「冤家济会非今世,恶业相逢怎由你?」
分類:
恶业
佛教
正当
职业
坏事
坏话
坏心
《國語辭典》:
恶缘恶业(惡緣惡業)
拼音:
è yuán è yè
过去所作的不善行为。《董西厢》卷八:「思量俺,好命劣,怎著恁恶缘恶业!」
分類:
罪孽
《漢語大詞典》:
众恶(衆惡)
指各种罪恶。旧题 汉 黄石公
《三略·下略》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十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
:“推其源则为作俑之始,究其极几成众恶之归。”
分類:
罪恶
《漢語大詞典》:
恶得(惡得)
见“ 恶垜 ”。
《漢語大詞典》:
恶垛
1.亦作"恶得"。
2.犹兀的、兀底。谓这般。
分類:
这般
《漢語大詞典》:
稔恶(稔惡)
丑恶;罪恶深重。
《
旧唐书·宪宗纪上
》
:“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欺 裴武 於得位之后,囚 昌朝 於授命之中。”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大录》
:“ 秀州 华亭县 吏 陈生 者为録事,冒贿稔恶,常带一便袋,凡所谋事,皆书纳其中。”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
》
:“总镇请敕 业 往諭,兵部以 濬 稔恶,非 业 所能諭责。”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分论》
:“ 路 先中三枪未死,又大辟之,殆稔恶之报,一时人心咸快慰焉。”
分類:
丑恶
《國語辭典》:
薄恶(薄惡)
拼音:
bó è
1.土地贫瘠。《周礼。夏官。大司马》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下地食者参之一,田薄恶者所休多。」
2.浇薄。《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习俗薄恶,民人抵冒。」《六十种曲本。明。汪錂。春芜记。第一三出》:「只是命运低微,人情薄恶,觅利如大海捞针,揽祸似乾柴引火。」
分類:
土地
风俗
地贫
贫瘠
浇薄
淳厚
《漢語大詞典》:
岁恶(歲惡)
谓一年无收成。
《汉书·食货志上》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汉书·卜式传
》
:“往年 西河 岁恶,率 齐 人入粟。” 颜师古 注:“岁恶,犹凶岁也。
《
礼记
》
曰:‘岁凶,年穀不登。’”
《
新唐书·柳公绰传
》
:“遭岁恶,撙节用度,輟宴饮,衣食与士卒钧。”
分類:
一年
收成
《国语辞典》:
恶有(恶有)
拼音:
wū yǒu
怎么有、那里有。《战国策。秦策》:「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分类:
恶有
那里
《漢語大詞典》:
诸恶(諸惡)
(1).各种恶行。
《
大智度论
》
卷十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诸佛教。” 清
刘廷玑
《
在园杂志
》
卷二:“其中家常日用,应酬世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
(2).众恶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三:“与君有旧,书至则必起雄师,立残诸恶。”
分類:
恶人
恶行
《國語辭典》:
恶道(惡道)
拼音:
è dào
1.凶恶的道士。如:「凶僧恶道」。
2.不正当的行径。汉。刘向《说苑。卷一。君道》:「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
3.佛教上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道。
分類:
佛教语
地狱
饿鬼
畜生
生三
三道
《國語辭典》:
辟恶(辟惡)
拼音:
bì è
「麝香」的别名。参见「麝香」条。南朝梁。简文帝〈筝赋〉:「影入著衣镜,裙含辟恶香。」
分類:
祛除
祛邪
避灾
恶气
《分类字锦》:
恶溪(恶溪)
见上注。孟浩然寻天台山诗: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又唐书韩愈传:愈至潮州,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
分类:
溪
《國語辭典》:
旧恶(舊惡)
拼音:
jiù è
1.旧时的仇恨。《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已往的过失。《新唐书。卷一二三。赵彦昭传》:「其得宰相,巫力也。于是殿中侍御史郭震劾暴旧恶。」
分類:
过去
以往
过失
仇恨
罪恶
《國語辭典》:
恶梦(惡夢)
拼音:
è mèng
可怕或不吉祥的梦。如:「我从来不敢看恐怖片,因为怕晚上作恶梦。」
分類:
恶梦
迷信
不祥
梦境
恐怖
失意
等情
《漢語大詞典》:
隐恶(隱惡)
(1).隐瞒恶事。 汉
徐干
《
中论·谴交
》
:“故民不得有遗善,亦不得有隐恶。” 宋
秦观
《韩愈论》
:“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録,此叙事之文,如 司马迁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
:“盖取出夫实録,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参见“ 隐恶扬善 ”。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宋
张世南
《
游宦纪闻
》
卷四:“﹝ 张锄柄 ﹞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彭海秋
》
:“惟 丘生 者,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 彭 常鄙之。”
分類:
隐恶
隐瞒
恶事
恶行
《國語辭典》:
隐恶扬善(隱惡揚善)
拼音:
yǐn è yáng shàn
语本《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隐藏他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善行。《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也作「掩恶扬善」。
分類:
隐瞒
过恶
宣扬
好处
《國語辭典》:
恶心(惡心)
拼音:
è xīn
邪僻不正的想法、念头。《国语。鲁语下》:「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商君书。垦令》:「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民无变也。」
《國語辭典》:
恶心(惡心)
拼音:
ě xin
1.反胃想吐。《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坐在船上,忽然一时头晕上来,两眼昏花,口里作恶心,哕出许多清痰来。」
2.嫌厌之极,不堪忍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不要恶心!我家也不希罕这样老爷!」《红楼梦》第七二回:「我们王家可那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
分類:
恶心
念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