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玄流  拼音:xuán liú
1.黑色的水流。《文选。潘岳。西征赋》:「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
2.皇帝的恩泽。《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仰挹玄流,俯弘时务。」
3.僧徒。因僧侣身被缁衣,故称为「玄流」。
《漢語大詞典》:慈渥
犹恩泽。南史·江夷传:“慈渥所覃,实有优忝。” 唐 常衮 《谢妻封弘农郡夫人表》:“仰酬国恩,分寸未展,内省家事,慈渥过丰。”
分類:恩泽
《漢語大詞典》:鸿覆(鴻覆)
指帝王的恩泽。 唐 常衮 《潮州刺史谢上表》:“敬励丹诚,庶答鸿覆。”
分類:帝王恩泽
《國語辭典》:凯泽(凱澤)  拼音:kǎi zé
1.和乐的恩泽。《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加国庆民和,独隔凯泽,益以惭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凯泽,被乎亿兆。」
2.和乐欢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昆虫凯泽,回首面内。」也作「闿怿」。
《漢語大詞典》:庆渥(慶渥)
犹恩泽。 唐 李吉甫 《忠州刺史谢上表》:“增秩晋阶,霑濡庆渥。”
分類:恩泽
《漢語大詞典》:慈泽(慈澤)
(1).犹恩泽。 南朝 梁 沈约 《谢女出门宫赐绢绮烛启》:“慈泽曲临,珍华兼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七一九年, 安国 王上表称:‘从此年来,被 大食 贼每年侵扰,国土不宁,伏乞天恩慈泽,救臣苦难。’”
(2).父亲的手泽。 清 龚自珍 有《烬馀破簏中获书数十册皆慈泽也书其尾》诗。
《漢語大詞典》:高泽(高澤)
恩泽。高,通“ 膏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曹公 表 策 为讨逆将军,封为 吴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臣以固陋,孤持边陲。陛下广播高泽,不遗细节。”
分類:恩泽
《漢語大詞典》:恩煦
犹恩泽。 唐 薛曜 《舞马篇》:“閶闔閒,玉臺侧,承恩煦兮生光色。”参见“ 恩泽 ”。
分類:恩泽
《國語辭典》:恩泽(恩澤)  拼音:ēn zé
1.君上施予臣民的恩惠。《诗经。小雅。六月。序》:「蓼萧废,则恩泽乖矣。」《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常云:『恩泽下于民』。这泽字不明明是个好字眼吗?」也作「恩润」。
2.比喻像雨露滋润草木一般的恩情。如:「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泽,永生难忘。」
《漢語大詞典》:阴光(陰光)
(1).指月光。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2).阴森可怖的光。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七章:“ 娟子 盯着在黑暗里像一只怪兽的眼睛一样闪着阴光的枪口,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
指接受帝王的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平原懿公主诔》:“呜呼哀哉,怜尔早殁,不逮阴光。” 赵幼文 校注:“释名·释形体:‘阴,荫也。’光,太玄经 范 注:‘光谓公侯也。’意谓尚未接受 曹叡 之封爵。”
《漢語大詞典》:余荫(餘蔭)
(1).指树木枝叶广大的庇荫。 晋 陶潜 《桃花源诗》:“桑竹垂餘荫,菽稷随时艺。”
(2).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 明 吴承恩 《德寿齐荣颂》:“况我二三门下承餘荫而叨末光者,忝仕在近,能无激於衷哉!” 胡适 《〈儿女英雄传〉序》:“先生少席家世余荫,门第之盛,无有伦比。”
(3).影响所及。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这余荫,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求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
《漢語大詞典》:惠润(惠潤)
犹恩泽。晋书·乐志上:“济民育物,拟陶均;拟陶均,垂惠润。” 晋 郭璞 《皇孙生请布泽疏》:“黔首顒顒,实望惠润。”
分類:恩泽
《漢語大詞典》:宠沐(寵沐)
犹恩泽。 隋 江总 《山水纳袍赋》:“滥时来之宠沐,振长缨以祗肃;奉性与之文章,侍相娱之丝竹。”
分類:恩泽
《漢語大詞典》:恩润(恩潤)
犹恩泽。魏书·酷吏传·羊祉:“好慕名利,颇为深文,所经之处,人号天狗下。及出将临州,并无恩润,兵民患其严虐焉。” 蒋光慈 《鸭绿江上》:“无论山川也罢,树木也罢,蒙受着海风的恩润;都是极美丽而清秀的。”
分類:恩泽
《漢語大詞典》:沛渥
指盛厚的恩泽。 宋 苏轼 《再和》:“我亦沾沛渥,渐解 钟仪 囚。”一本作“霈渥”。
分類:恩泽
《國語辭典》:滂泽(滂澤)  拼音:pāng zé
比喻恩泽。唐。闾邱均〈为益州刺史贺赦表〉:「滂泽时降,洗涤逋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