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心寒胆碎(心寒胆碎)  拼音:xīn hán dǎn suì
心里怕得连胆都破碎。形容非常害怕恐惧。《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二一出》:「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不合共它设计,都是一时情意。」也作「心寒胆落」、「心寒胆战」。
《国语辞典》:心胆堕地(心胆堕地)  拼音:xīn dǎn duò dì
形容极端恐惧害怕。《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卿勿说石郎的事,听得咱每心胆堕地。」
《国语辞典》:慞惶失次  拼音:zhāng huáng shī cì
恐惧惊惶,失去常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翊圣保德真君传》:「守真受教而往,方至其家,坐于客馆,而岐哥已觉,慞惶失次。」也作「张皇失措」。
《国语辞典》:战战摇摇(战战摇摇)  拼音:zhàn zhàn yáo yáo
因恐惧而全身颤抖。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见孩儿卧血泊,那一个哭哭号号,这一个怨怨焦焦。连我也战战摇摇,直恁般歹做作。」
《国语辞典》:重足侧目(重足侧目)  拼音:chóng zú cè mù
脚不敢前进,眼睛不敢正视。语本《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后以重足侧目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国语辞典》:疑人疑鬼  拼音:yí rén yí guǐ
心中不安,凡事恐惧疑惑。《红楼梦》第一○二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也作「疑鬼疑神」、「疑神疑鬼」。
《国语辞典》:差声儿(差声儿)  拼音:chà shēng ér
北平方言。指发出带有恐惧的异常语音。如:「这突发的状况吓得她说话都有点儿差声儿了!」
《国语辞典》:岔眼  拼音:chà yǎn
北平方言。牲口因视觉错乱而惊怖恐惧。如:「那匹马岔眼了,拖著车子直往前飞跑。」
《国语辞典》:战索索(战索索)  拼音:zhàn suǒ suǒ
因恐惧而颤抖不止。《西游记》第三六回:「那僧官战索索的高叫道:『那借宿的长老,我这小荒山不方便,不敢奉留,往别处去宿罢。』」
《国语辞典》:怵魄动心(怵魄动心)  拼音:chù pò dòng xīn
心神恐惧震动。《老残游记》第九回:「这月不就是刚才踏的那月吗?为何来的时候那样阴森惨淡,令人怵魄动心?」
《国语辞典》:愁惧兼心(愁惧兼心)  拼音:chóu jù jiān xīn
既忧愁又恐惧的心情。唐。李朝威《柳毅传》:「未知君意如何?愁惧兼心,不能自解。」
《國語辭典》:福生于微  拼音:fú shēng yú wéi
微,古代极小的长度单位,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福生于微形容福运的产生,在于极微小因素的累积。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國語辭典》:伏首贴耳(伏首貼耳)  拼音:fú shǒu tiē ěr
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贴」文献异文作「帖」。《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帖耳而泣。」也作「俯首帖耳」。
分類:畏缩恐惧
《漢語大詞典》:肤粟股栗(膚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八节二:“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漢語大詞典》:抖觫
谓因恐惧而颤抖。 公刘 《哀诗魂》:“听!霹雳爆炸了!敌人在霹雳下抖觫!”
分類:恐惧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