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4,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真实性
刚性
耳性
鍊性
练性
禽性
宝性
拗性
性暴
性暴
性紧
性解
兴性
延性
猿性
《漢語大詞典》:真实性(真實性)
(1).佛教语。圆成实性三义之一,亦称真如。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
(2).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特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國語辭典》:刚性(剛性)  拼音:gāng xìng
1.刚硬而不变形的性质。
2.物体对于变形的抵抗本领。
《國語辭典》:刚性(剛性)  拼音:gāng xìng
刚强的性质或性情。《红楼梦》第六○回:「呸!你这下流没刚性的,也只好受这些毛崽子的气。」
分類:刚强气质
《國語辭典》:耳性  拼音:ěr xìng
能记住听过的话。《红楼梦》第二八回:「薛蟠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子,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
《漢語大詞典》:鍊性
道家谓修炼心性。 唐 孟郊 《小隐吟》:“鍊性静栖日,洗情深寄渊。”
《骈字类编》:练性(练性)
孟郊 小隐吟练性静栖白 洗情深寄玄。
《骈字类编》:禽性
阮籍元父赋美类不处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齧禽性兽情
《漢語大詞典》:宝性(寶性)
(1).保全天性。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2).佛教语。即如来藏。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谓宝性。佛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省称《宝性论》)之名本此。《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宝性功德草,柔輭左右旋。”
《國語辭典》:拗性  拼音:niù xìng
个性固执、不顺从。如:「对他的拗性,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分類:性情固执
《韵府拾遗 号韵》:性暴(性暴)
石介诗关中有山多虎狼虎狼性暴不可当
《韵府拾遗 号韵》:性暴
本草纲目豹性暴故曰豹
《漢語大詞典》:性紧(性緊)
性急。《水浒传》第七三回:“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
分類:性急
《漢語大詞典》:性解
谓禀性颖悟。指天才。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有人攖人,或有人得攖者,为帝大禁,其意在保位,使子孙王千万世,无有底止,故性解之出,必竭全力死之。”
《骈字类编》:兴性(兴性)
魏书杜恕傅恕在章武著本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盖兴于为己也
《国语辞典》:延性  拼音:yán xìng
1.物质可延长为细丝的性质,称为「延性」。
2.材料在破坏之前,呈现塑性变形的程度。延性可用拉力试验中的伸长率及断面缩率表示之。
《骈字类编》:猿性
说文见猿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