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郗家庭树(郗家庭樹)
晋 郗鉴 在丧乱中哺育外甥 周翼 ,使得其保全性命。事见晋书·郗鉴传。后遂用“ 郗 家庭树”为称颂舅家深情的典故。 唐 李昌符 《感怀题从舅宅》诗:“ 郗 家庭树下,几度醉东风。”
《国语辞典》:为国捐躯(为国捐躯)  拼音:wèi guó juān qū
为国牺牲性命。《清史稿。卷四九一。忠义传五。承顺传》:「在承顺为国捐躯,光明俊伟,于愿遂矣。遗爱在民,汉、番男妇老幼呼为活佛。」《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康太尊因为他是由学练体操而死,无异于为国捐躯。」
分类:牺牲性命
《國語辭典》:小命儿(小命兒)  拼音:xiǎo mìng ér
性命,略含轻蔑的意味。《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人家结发夫妻过的太太平平和和气气的日子,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著什么呢?」
分類:性命诙谐
《国语辞典》:宁当玉碎(宁当玉碎)  拼音:níng dāng yù suì
宁愿是一块玉石而被击碎。比喻人宁可牺牲性命来保全节操。《南史。卷二一。王弘传》:「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求活?」也作「宁为玉碎」。
《国语辞典》:拚生尽死(拚生尽死)  拼音:pàn shēng jìn sǐ
豁出性命。比喻尽全力。《朱子语类。卷一○一。总论》:「某看来,这道理若不是拚生尽死去理会,终不解得!」
《国语辞典》:烈士徇名  拼音:liè shì xùn míng
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节而牺牲性命。《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唐。杨烱〈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
《国语辞典》:舍命救人(舍命救人)  拼音:shě mìng jiù rén
牺牲自己的性命拯救他人。如:「那座雕像是为纪念舍命救人的英雄而立的。」
《国语辞典》:舍身图报(舍身图报)  拼音:shě shēn tú bào
牺牲性命,图谋报恩。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五出:「剩此微躯,皆赖天恩庇;舍身图报,如何敢逡巡回避。」
《国语辞典》:舍生忘死(舍生忘死)  拼音:shě shēng wàng sǐ
不顾性命。《荡寇志》第六五回:「众将奉元帅之命,舍生忘死,攻击三关。」也作「舍死忘生」、「忘生舍死」。
分类:性命
《国语辞典》:求生害义(求生害义)  拼音:qiú shēng hài yì
为保全性命而损害道义。《晋书。卷五。孝悯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国语辞典》:杀身为报(杀身为报)  拼音:shā shēn wéi bào
牺牲自己性命以报答他人恩惠。《薛仁贵征辽事略》:「古人言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为报,今总管赐御粉,此匹夫不谢而去。」
《国语辞典》:犬马之命(犬马之命)  拼音:quǎn mǎ zhī mìng
对自己性命的谦虚词。《三国志。卷一三。魏书。华歆传》:「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
《国语辞典》:捐生殉国(捐生殉国)  拼音:juān shēng xùn guó
为国家牺牲性命。《隋书。卷三九。豆卢绩传》:「故大将军、正义悯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
《国语辞典》:救命之恩  拼音:jiù mìng zhī ēn
救助性命的恩情。《红楼梦》第六六回:「薛姨妈也不念旧事,只感救命之恩。」
《国语辞典》:要钱不要命(要钱不要命)  拼音:yào qián bù yào mìng
为了钱财可以不要性命。形容人非常贪财。《通俗常言疏證。货财。要钱不要命》引《一片石》剧:「今后是要钱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