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头(火頭)  拼音:huǒ tóu
1.火焰、火苗。《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六魔笑曰:『有何难哉!』把手分开火头,㩳身便跳。」《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这冰的力量比水还大,一块冰投下去,就有一块地方没了火头。」
2.负责炊爨的人。《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给以衲衣絮被。」《薛家府演义》第一○回:「不如权作火头,倘后立些功劳,我在驾前保举,将功赎罪。」
3.引起火灾的祸首。《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忽然厨房中火起,举家惊慌逃奔。德称因腹馁,缓行了几步,被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
4.借指引起事端的祸首。《荡寇志》第八九回:「这两个便是害我家的火头。」
5.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小头领。《明史。卷三一一。四川土司列传一。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于是主立阿固,而先立其父阿章。章寻病死,阿固不为夷众所服,往复察勘。者氏及四十八目、十五火头等共推阿卜。」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下。滇游日记十一》:「有聚落倚坡,东向罗列,是为蛮边。觅火头不见,其妻持檄,觅一僧读之,延余坐竹栏上而具餐焉。」
《國語辭典》:火头军(火頭軍)  拼音:huǒ tóu jūn
军中专司炊事的士兵。《醒世姻缘传》第九九回:「看他的狨腔,一定是个火头军。」
《漢語大詞典》:色霁(色霽)
谓怒气消释,脸色转向平和。新唐书·裴度传:“帝色霽,乃释 寰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安老爷 听到这句便有些色霽。”
《漢語大詞典》:余怒(餘怒)
(1).充足的力量、气势。文选·张衡〈西京赋〉:“负笋业而餘怒,乃奋翅而腾驤。” 薛综 注:“言兽负此笋业已重,乃有餘力奋其两翼,如将超驰者矣。” 唐 赵冬曦 《三门赋》:“泛洪涟於大磧之东,薄餘怒於天地之外。”
(2).未了的怒气。 晋 潘岳 《西征赋》:“望 渐臺 而扼腕,梟巨猾而餘怒。”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见妻犹坐中庭,颐指气使,餘怒未平。”
《國語辭典》:废然(廢然)  拼音:fèi rán
消极失望的样子。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漢語大詞典》:躁气(躁氣)
(1).指浮躁的气质。 唐 孟郊 《石淙》诗:“输去虽有恨,躁气一何颠。”
(2).指气性浮躁。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吴中时医:“服其药者輒见杀,而名不少损,盖小效归其功,大害委于命,一任其轻心躁气,不惜以身命尝者,踵相接也。”
(3).方言。犹怒气。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我是惹发不得的,我一发起躁气来,哼,皇帝老子都会不认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五:“ 张桂贞 看他全然不问家里的冷暖,时常整天不落屋,柴不砍,水也不挑了,只想发躁气,跟他吵闹。”
《國語辭典》:消气(消氣)  拼音:xiāo qì
消除怒气。如:「你先消气一下,我待会儿再跟你谈。」
《漢語大詞典》:颜霁(顔霽)
形容怒气消散。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神道才有些颜霽,説道:‘既知悔悟,姑免深求。’”
分類:怒气消散
《漢語大詞典》:凶怒
谓凶心怒气。《左传·昭公十六年》:“若属有谗人交鬭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
分類:怒气
《漢語大詞典》:落火
喻怒气消退。 茅盾 《子夜》十六:“一夜的哭骂,发疯似的在草棚区域寻女儿……现在是狂怒落火,冷冰冰的恐怖爬上了她的心了。”
分類:怒气消退
《漢語大詞典》:武气(武氣)
(1).士气。军队战斗的精神、意志。 明 张居正 《答四川总兵刘草塘书》:“又见近日武气不振,故每每曲为保护奬率。”
(2).威武的神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儘标緻,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纠纠的。”
(3).方言。粗气,怒气。 沙汀 《催粮》:“然而正在这个时候, 柯胡子 大声武气走过来了。” 西戎 《纠纷》:“ 张老五 心里说:‘我又不是反革命,敢给我戴上这顶帽子’,想着也来了气,把烟袋锅子往地上一摔,指着 梅梅 ,大气武气说道。”
《漢語大詞典》:七伤(七傷)
中医学名词。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以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同书又指生殖系的七种疾病:“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济。” 喻嘉言 则以金匮要略之食伤、忧伤、饮伤、房屋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为七伤。
《漢語大詞典》:压气(壓氣)
平息怒气。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怕一下子把你激恼了,打断了话头儿,所以才商量着不等你番,我就先番,好压下你的气去。”如:说几句好话给他压气。
《漢語大詞典》:解怒
消解怒气。 唐 南卓 《羯鼓录》:“ 绰 语其方怒及解怒之际,皆无少差。”《西游记》第五八回:“师徒们拜谢了,菩萨回海,却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寃解怒。”
分類:消解怒气
《国语辞典》:消火气(消火气)  拼音:xiāo huǒ qì
1.平息怒气。如:「王先生现正在气头上,我们还是等他消火气后,再去询问他吧!」
2.除去体内燥热的气息。如:「大热天走了那么远的路,我们先喝杯冰水消火气吧!」
《国语辞典》:怒气填胸(怒气填胸)  拼音:nù qì tián xiōng
胸中充满怒气。形容非常气愤、忿怒。《三国演义》第九回:「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些笑颜也没有,一句閒话也不说,却像个怒气填胸,寻事发作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