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快性  拼音:kuài xìng
爽快、俐落。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也罢!也罢!贫道受死,你与我快性者。」《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这生帐子货,咱可不知他的手段快性不快性。」
《国语辞典》:赶路程(赶路程)  拼音:gǎn lù chéng
加快速度,以免耽误预定的行程。《老残游记》第七回:「我已打过尖了,今天还要赶路程呢!」
《国语辞典》:地球村  拼音:dì qiú cūn
由于交通便捷、资讯流通快速,缩短全世界的距离,使地球上人类相互往来密切、频繁,就像同住在一个村落,因此称为「地球村」。如:「为因应世界成为地球村的趋势,学习外语也成为一件重要的事。」
《漢語大詞典》:电透(電透)
像闪电一样透过。比喻快速之极。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散涣长惊,电透箭疾。” 唐 杜頠 《灞桥赋》:“电透孤棹,奋奔众车。”
《國語辭典》:活性  拼音:huó xìng
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起物理或化学作用的能力。如:「卤素的化学活性很强,所以常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國語辭典》:加紧(加緊)  拼音:jiā jǐn
加快速度或加强程度。如:「加紧脚步,迎头赶上。」
《漢語大詞典》:锐果
快速而果敢。 明 唐顺之 《殷教官石城像赞》:“逡巡其进,非才之病;鋭果其退,维志之遂。”
分類:快速果敢
《漢語大詞典》:谐捷(諧捷)
(1).谐和快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帝令取鼓与之,於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
(2).诙谐敏捷。宋史·宋琪传:“ 琪 素有文学,颇谐捷。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尤通吏术。”
《國語辭典》:兴匆匆(興匆匆)  拼音:xìng cōng cōng
欣喜且迫不及待的样子。如:「他兴匆匆地跑来,向大家宣布即将结婚的喜讯。」
《漢語大詞典》:闼尔(闥爾)
快速貌。文选·嵇康〈琴赋〉:“闥尔奋逸,风骇云乱。” 李善 注:“闥,疾貌。”
分類:快速
《國語辭典》:倏瞬  拼音:shù shùn
转眼之间。形容非常迅速。南朝宋。谢庄〈舞马赋应诏〉:「寻琼宫于倏瞬,望银台于须臾。」
《国语辞典》:直拳  拼音:zhí quán
先屈臂,然后快速直伸,以正拳攻击对方正面部位的出拳方式。
《国语辞典》:释宪(释宪)  拼音:shì xiàn
透过诠释而赋予宪法新的意义。随著社会快速的变迁及因应世局的变化,宪法的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其必要。在我国现制是由司法院大法官以会议方式来行使释宪的职权。如:「藉由大法官会议来诠释宪法的文字,使其具涵因应环境需求的新义。」
《國語辭典》:急行军(急行軍)  拼音:jí xíng jūn
为使在短时间内能到达目的地,于是采取增加行军速度、减少休息次数与时间等紧急方式的快速行军。通常徒步速度为每小时六至八公里。
《漢語大詞典》:烹冰
冰遇火即溶,喻消灭之快速。 唐 沈亚之 《为韩尹祭韩令公文》:“櫪甲马之万衔,惟君王之所指,扑 淮 僮与 齐 蠆,犹烹冰以燎苇。”
分類:消灭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