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欣然自乐(欣然自乐)  拼音:xīn rán zì lè
心情愉快,自觉快乐。《楚辞。王逸。渔父章句序》:「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也作「欣然自得」、「欣然自喜」。
《国语辞典》:欣喜雀跃(欣喜雀跃)  拼音:xīn xǐ què yuè
形容极为快乐、兴奋。《水浒传》第一○八回:「宋江闻报,把那忧国家、哭兄弟的病症,退了九分九釐,欣喜雀跃,同众将拔寨都起。」
分类:快乐兴奋
《国语辞典》:欣欣得意  拼音:xīn xīn dé yì
喜悦快乐,洋洋自得。《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大家说起这件事,都要笑的眼睛没缝,欣欣得意,不以为羞耻的。」也作「忻忻得意」、「欣欣自得」。
《国语辞典》:挝耳揉腮(挝耳揉腮)  拼音:zhuā ěr róu sāi
形容惊恐、快乐、惊喜等。《孤本元明杂剧。女姑姑。第二折》:「挝耳揉腮,羞答答的半晌怎把头抬。」也作「挝耳挠腮」。
《国语辞典》:挝耳挠腮(挝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惊恐、快乐、惊喜等。《金瓶梅》第五九回:「那李瓶儿挝耳挠腮,一头撞在地下,哭的昏过去半日,方才苏省。」《歧路灯》第一○回:「这个猪八戒的科诨排场,言语挑逗,故作挝耳挠腮之状。」也作「挝耳揉腮」。
《国语辞典》:转愁为喜(转愁为喜)  拼音:zhuǎn chóu wéi xǐ
转变忧愁焦虑为喜悦快乐。明。陆采《怀香记》第二二出:「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也作「转忧成喜」、「转忧为喜」。
《国语辞典》:知鱼之乐(知鱼之乐)  拼音:zhī yú zhī lè
庄子与惠施于濠梁之上,辩论水中游鱼是否快乐之事。典出《庄子。秋水》。比喻能体会物情。
《国语辞典》:抑郁寡欢(抑郁寡欢)  拼音:yì yù guǎ huān
忧愁烦闷、不快乐的样子。如:「由于竞赛场上的失利,使得他整天抑郁寡欢。」
《国语辞典》:悒悒不欢(悒悒不欢)  拼音:yì yì bù huān
郁闷忧愁、不快乐。《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吴支托不肯赴召,生恚怒,悒悒不欢。」也作「悒悒不乐」、「悒悒不快」。
《国语辞典》:悒悒不快  拼音:yì yì bù kuài
郁闷忧愁、不快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吴氏无奈,也只得收了心过日,只是思想前事,未免悒悒不快,又有些惊悸成病,不久而死。」也作「悒悒不乐」、「悒悒不欢」。
《国语辞典》:悒悒不乐(悒悒不乐)  拼音:yì yì bù lè
郁闷忧愁、不快乐。《聊斋志异。卷一一。香玉》:「香玉款笑如前,但偎傍之间,彷佛一身就影。生悒悒不乐,香玉亦俯仰自恨。」《老残游记》第八回:「东造回到店里,掌匮的恭恭敬敬将袍子一件、老残信一封,双手奉上。东造接来看过,心中悒悒不乐。」也作「悒悒不快」、「悒悒不欢」。
《国语辞典》:酖酖  拼音:dān dān
形容喝酒喝得很快乐。引申有安乐的意思。南唐。徐锴《说文系传》:「酖,……酖酖然安且乐也。」
《国语辞典》:好自在  拼音:hǎo zì zài
心情舒畅快慰,非常快乐。《金瓶梅》第二一回:「李大姐,好自在!这咱时还睡,懒龙才伸腰儿!」
《国语辞典》:抱子弄孙(抱子弄孙)  拼音:bào zǐ nòng sūn
形容安享天年的快乐。《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上司来时,干我甚事,我自回去抱子弄孙嬉他娘。」
《国语辞典》:找乐子(找乐子)  拼音:zhǎo lè zi
寻找能使自己快乐的游戏或事物。如:「在工作繁忙之馀,也需要找乐子让自己轻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