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九折
 
九折回轩
 
九折回转
 
九折悲
 
九折艰
 
九折途
 
九折魂
 
危途九折
  
叱驭人
 
叱驭王尊
  
忠臣叱驭
 
悲九折
  
王尊疾驱
 
王尊许国
 
王尊返驾
  
王尊驱九折
 
王阳叹
 
王阳守亲
 
轮摧九折

相关人物
王阳
 
王尊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王尊〉~3226~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博士郑宽中使行风俗,举奏尊治状,迁为东平相。

简释

九折回轩: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隐《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斯游悦为胜,九折幸回轩”

九折途:喻指路途艰险。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例句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罗邺 春过白遥岭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國語辭典》:忠臣  拼音:zhōng chén
忠君爱国的臣子。《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
《国语辞典》:世乱识忠臣(世乱识忠臣)  拼音:shì luàn shì zhōng chén
时局混乱的时候,方能辨出忠贞的臣子。《新唐书。卷一四○。崔圆传》:「帝次河池,圆疏具陈『蜀土腴谷羡,储供易办。』帝省书泣下曰:『世乱识忠臣。』」
《国语辞典》:板荡识忠臣(板荡识忠臣)  拼音:bǎn dàng shì zhōng chén
板荡,都是《诗。大雅》中讥刺周厉王无道而导致国家动乱、社会动乱的诗篇。借指乱世。「板荡识忠臣」意谓在乱世中才能识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仍坚守不屈,所谓『板荡识忠臣』的道理,于此可见。」《说岳全传》第三八回:「銮舆万里困胡尘,勇士勤王不顾身。自古疾风知劲草,由来板荡识忠臣。」
《国语辞典》:家贫显孝子,国难识忠臣(家贫显孝子,国难识忠臣)  拼音:jiā pín xiǎn xiào zǐ,guó nàn shì zhōng chén
(谚语)家中贫困时才看出谁孝顺,国家动乱的时刻才能辨识出忠良与奸邪。比喻重要的时刻才能看出人的真正面貌。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常言道:『家贫显孝子,国难识忠臣。』」
《国语辞典》: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忠烈的臣子绝不侍奉他国君主。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四二出:「臣闻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大王先行,小臣不久也就到了。」也作「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语辞典》: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谚语)忠诚的臣子义不降敌,贞节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沈采《千金记》第三七出:「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存著异心。」《隋唐演义》第四九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也作「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国语辞典》:忠臣烈士  拼音:zhōng chén liè shì
忠君爱国、舍身取义的人。《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覆吟玩。」《镜花缘》第八一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无心而传。」
分类:舍身取义
《国语辞典》:忠臣孝子  拼音:zhōng chén xiào zǐ
忠君爱国、善事父母的人。《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南齐书。卷二五。张敬儿传》:「今乃勒兵以窥象馆,长戟以指魏阙,不亦为忠臣孝子之所痛心疾首邪?」
分类:善事父母
《国语辞典》:忠臣义士(忠臣义士)  拼音:zhōng chén yì shì
忠义爱国的人。《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精忠岳传》第七三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乱臣贼子,咸置庙廊之上。」
分类:忠义爱国
《分类字锦》:孟坚忠臣(孟坚忠臣)
唐书颜师古传为太子承乾注班固汉书上之赐物二百段良马一时人谓杜征南颜秘书为左邱明班孟坚忠臣
分类:
《漢語大詞典》:诚臣(誠臣)
忠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 王利器 集解:“诚臣即忠臣,避 隋 讳改。”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分類:忠臣
《漢語大詞典》:化碧
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繯,红粉伤心泪尽。” 清 孟亮揆 《于忠肃墓》诗:“寃血九原应化碧,阴燐千载自沉红。”
《漢語大詞典》:两美(兩美)
指忠臣与明君。《楚辞·离骚》:“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脩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 王逸 注:“ 灵氛 言以忠臣而就明君者,两美必合。”
分類:忠臣明君
《漢語大詞典》:忠舌
忠臣之口。《后汉书·刘陶传》:“且 秦 之将亡,正諫者诛,諛进者赏,嘉言结於忠舌,国命出於谗口,擅 阎乐 於 咸阳 ,授 赵高 以车府。”
分類:忠臣
《國語辭典》:叱驭(叱馭)  拼音:chì yù
汉王阳为益州刺史,奉先人遗体行至邛郲九折阪,因道路险阻而折返。后王尊为益州刺史,行经此处,自谓:「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而叱责驭者驱车强力通过。见《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后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岷关而叱驭,寄切全都。」
《國語辭典》:回车(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驶中的车辆,向行进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拥挤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车。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
《漢語大詞典》:王尊驭(王尊馭)
见“ 王尊叱驭 ”。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