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刑事责任(刑事責任)  拼音:xíng shì zé rèn
一种法律责任。因触犯《刑法》及相关刑罚法律所定的罪名,而应接受的法律制裁及其后果。刑罚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褫夺公权、没收、追徵、追缴或抵偿等种类,与民事、行政或政治责任不同。
《國語辭典》:行远自迩(行遠自邇)  拼音:xíng yuǎn zì ěr
为学做事须从浅近处著手,然后渐渐深入。即循序渐进。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故云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可大可久,与世推移。」
《國語辭典》:小枉大直  拼音:xiǎo wǎng dà zhí
在小地方忍受委屈,但于大处正直无曲。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小枉大直,君子为之。」
《国语辞典》:平分售现(平分售现)  拼音:píng fēn shòu xiàn
生意上财产必须处理,因而将货物售卖,随即分帐。
《国语辞典》:欺以其方  拼音:qī yǐ qí fāng
欺人必须合理。《孟子。万章上》:「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分类:必须合理
《国语辞典》:攀萝附木(攀萝附木)  拼音:pān luó fù mù
形容道路崎岖,必须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进。《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韦十一娘以手指道:『此是云冈,小庵在其上。』引了程元玉攀萝附木,一路走上。」也作「攀藤附葛」。
《国语辞典》:攀藤揽葛(攀藤揽葛)  拼音:pān téng lǎn gé
形容道路崎岖难行,必须藉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进。《孤本元明杂剧。暗渡陈仓。第三折》:「胜如那三百重太华高峰,压塞那五百处天台山岳,峨嵋岭下,攀藤揽葛采樵人。」也作「攀藤附葛」。
《国语辞典》:令出如山  拼音:lìng chū rú shān
命令一经颁布,不得更改,必须澈底执行。参见「令出惟行」条。《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
《国语辞典》:门槛条款(门槛条款)  拼音:mén kǎn tiáo kuǎn
在比例代表制下,政党在选举时必须获得一定比率以上的有效选票,或满足其他条件时,才能依得票率分配国会议员席次。
《国语辞典》:民患淡食  拼音:mín huàn dàn shí
因盐价太贵而致人民无力买盐,必须淡食。后形容人食物过淡,足以致病。《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民患淡食:言课税太重盐价因之而贵,以致民人买盐无力,至有淡食之患。养生家言,凡人食过淡,足以致病,故曰患也。」
《国语辞典》:盛必虑衰(盛必虑衰)  拼音:shèng bì lǜ shuāi
兴盛的时候必须忧虑衰败的时节。汉。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国语辞典》:失教儿童(失教儿童)  拼音:shī jiào ér tóng
因父母溺爱,而未受适当且必须的管教,导致有违法律行为之虞的儿童。
《国语辞典》:强迫教育(强迫教育)  拼音:qiǎng pò jiào yù
在义务教育阶段,规定学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如不入学则处罚其父母或监护人。
《国语辞典》:欠债还钱(欠债还钱)  拼音:qiàn zhài huán qián
积欠债务必须偿还。如:「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请务必尽快清偿。」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国语辞典》:人体彩绘(人体彩绘)  拼音:rén tǐ cǎi huì
以人体为画布的彩色绘画。绘画者必须具有素描、色彩、人体解剖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