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1,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意绪
留心
片心
至意
心切
回日
称意
度外
心正
开心
深心
款曲
一寸心
远意
主意
《國語辭典》:意绪(意緒)  拼音:yì xù
思绪、心绪。南朝齐。王融 咏琵琶诗:「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國語辭典》:留心  拼音:liú xīn
注意、小心。《老残游记》第五回:「承关照,我留心就是了。」《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以后合他说话,倒要留心,不要再被他发作起来,又要辞馆。」
《国语辞典》:片心  拼音:piàn xīn
微小的心意。《红楼梦》第四四回:「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
分类:微小心意
《國語辭典》:至意  拼音:zhì yì
极深厚诚挚的情意。《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汉书。卷七二。鲍宣传》:「惟陛下少留神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國語辭典》:心切  拼音:xīn qiè
心中急迫。如:「求好心切」。《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十七岁那年,他五经祇读过两经,就有人说要带他到东洋游学,他父母望他成名心切,也就答应了。」
《漢語大詞典》:回日(迴日)
(1).谓日神 羲和 驾车前进,不得过,为之回车。形容极高。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宋 梅尧臣 《赋秋鸣送刘衡州》诗:“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2).来日。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若回日復相,必乱天下。”
亦作“廻日”。
(1).却日回行。语出《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愧无 鲁阳 德,迴日向三舍。” 晋 张协 《七命》之一:“衝飇发而迴日,飞砾起而洒天。”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 汉 臣伏闕之诚,竞无 鲁 人迴日之感。”
(2).归来之日。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绕房三两树,迴日叶应红。”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诗:“悬知迴日綵衣荣,仙籍高标第一名。”
(3).他日,来日。太平广记卷三三四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君若有情,廻日过访,以慰幽魂耳。”
(4).谏止皇帝改变心意。日,喻皇帝。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三:“臣等竭其精诚,发於交感,无以迴日。”
《國語辭典》:称意(稱意)  拼音:chèng yì
如意、满意。《史记。卷六○。三王世家》:「百蛮之君,靡不乡风,承流称意。」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也作「称心」。
分類:称意心意
《國語辭典》:度外  拼音:dù wài
1.思虑、打算之外。《红楼梦》第七一回:「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堂,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
2.标准、法度之外。《三国志。卷二五。魏书。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漢語大詞典》:心正
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
《國語辭典》:开心(開心)  拼音:kāi xīn
1.启发智慧思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2.以诚心待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3.快乐、高兴。《红楼梦》第二三回:「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烦了的,不能开心。」《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或者看看天地日月变的把戏,很够开心的了。」
4.取笑、开玩笑。如:「别寻他开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岂知姊妹行中心路最多,一句开心,陡然疑变。」
《漢語大詞典》:深心
(1).犹一心,专心。史记·汲郑列传:“上愈益贵 弘 汤 , 弘 汤 深心疾 黯 ,唯天子亦不説也,欲诛之以事。”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向常侍》:“ 向秀 甘淡薄,深心託豪素。”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筑屋 苏门山 ,深心事经术。”
(2).深远的心意或用心。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未见 孟尝 之深心。”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姐姐的深心……大约 安公子 也不得明白。” 姚雪垠 《燕辽纪事》:“ 洪承畴 看了 张存仁 的这几句话,充分说明了 清 方必欲使他投降的深心,就是要为 明 朝文臣树立一个投降 清 朝后受到优养和重用的榜样。”
《國語辭典》:款曲  拼音:kuǎn qū
1.衷情。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二:「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2.殷勤应酬。《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
3.原委。《三国志。卷二六。魏书。郭淮传》:「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漢語大詞典》:一寸心
(1).微薄心意。 唐 贺遂良 《赠韩思彦》诗:“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
(2).指一片诚心。 宋 苏轼 《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明 杨立斋 《一封书·题情》曲之三:“理瑶琴,罢瑶琴,总是相思一寸心。”
《國語辭典》:远意(遠意)  拼音:yuǎn yì
1.悠远的意兴。唐。贾岛 送集文上人游方诗:「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2.远方人的心意。唐。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國語辭典》:主意  拼音:zhǔ yì
立定的心意、办法。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坚心主意施公正,报答皇王爵禄恩。」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曹丞相百万军都来到,据著他兴心主意不相饶,折算你谁知道。」也作「主见」。